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2-02-15    浏览次数: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22214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教育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学校教育“十四五”各项任务,坚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初心,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教育使命,将党的全面领导真正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1. 深化“四史”教育,进一步拓展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开展师生迎接、学习、宣传二十大活动,汇聚形成喜迎党的二十大浓厚氛围。

2.认真学习《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健全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管好学校发展大事。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

3.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加强党组织对统筹教师队伍人才建设中的指导,健全党员“三培养”机制,把教师中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把党员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为学校管理者,打造一支党性强、作风硬、能力高的党员教师队伍。

4.强化党管德育,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学校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推进党政协同,落实党管干部要求,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由党组织负责学校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按照规定,依程序开展青年干部、后备干部等选拔推荐工作,保证党组织在人才干部选用中发挥主导作用。

6.着力筑牢思想根基与意识形态防线,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加强阵地建设与学校语言文字规范管理,理顺师生心气,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为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动力支持。

7.坚持从严治党,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强化廉政风险滚动排查,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扬钉钉子精神,重实干、求实效,提高政治站位,重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战略策略问题,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闭环管理,强化协调联动,严守安全底线;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发挥好党组织在“三重一大”中的协调指导作用,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经费使用监管制度。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五育融合”,扎实推动选择教育内涵发展。

1.聚焦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加快学校德育体系构建。

1)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跨学科课程群建设,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加速推进“选择教育”理念下德育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厘清育人目标的概念与诉求、层次与关联,统整育人资源、创新育人模式、拓展育人时空,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劳动教育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为特征,对标《区十四五规划》和《行动纲要》,深入推进分年段、建序列、整资源、强品牌、补短板等建构任务,加强感知与认同、体验与养成、内化与践行等育人目标相匹配的教育资源建设。成立专项团队,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建构任务。

3)统整高中全学段主题教育系列,设定专项任务,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结合各年级部现有主题教育内容,通过整合、补充、优化,聚焦年段育人目标和学情特点,着力提升主题教育的针对性、一致性、系统性、实效性。

4)进一步锻造育人品牌项目,以打造让学生终生难忘的教育活动为标准,继续擦亮学校德育品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创建工作,加强十八岁成人仪式暨志愿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项目的策划、宣传与辐射。协同晋元教育集团成员校、市内外友好学校与共建单位,在“思政一体化”视域下推进策划实施,积极开展联络发动推广,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项目校际联盟的形成。

5)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学校班主任培养培训相关制度,聚焦班主任领军人物和青年骨干班主任培养,建立经验交流、学习考察、名师指导等相应工作机制,推动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6)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启动“项目经理制”,结合“学分制”评价体系,大力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育人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品牌项目、升旗仪式、学生公司、劳动体验及校园节日等各项活动中主动担当、大胆创新、追求卓越,推动学生自我教育和领导力提升。

7)结合庆祝建团100周年,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升旗仪式教育。强调“选择教育”理念在主题升旗仪式中的渗透,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强化价值引领。

8)系统推进全员导师制度构建与实施,完善由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校友组成的“多维一体”成长导师体系,建立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聚焦导师能力培养,设计导师培训课程、提升指导能力,发挥全员育人的功能及优势。持续完善优化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整体规划及实施各类生涯规划课程,将导师活动课程化、系统化,提升生涯课程的有效性,助力学生选择力和学习力的提升,使生涯认知、生涯实践与求知问学融为一体。依托家校共育平台,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主题教育活动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强化高质量智育目标引领,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1)聚焦“双新”,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践。

一是全面、规范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聚焦“三因”课程,强化必修学科课程、选择性必修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与选修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加快课程结构优化,以核心素养下单元教学设计为抓手,系统化思考课程标准的落实。二是强调《纲要》引领,聚焦分层分类,加快新中招政策下高中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积极推进并在实施中改进完善。三是以新出台《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课程规划》为依托,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基于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学校课程实施新体系。四是积极通过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一整套流程的实践,加快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五是加强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力求确保国家意志和育人方针进课程、进课堂。

2)“质量”为先,稳健推进学科教学实施。

一是积极促进新课标背景下各学科导学案(学历案)资源建设,立足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服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开展“学历案”编撰研究,促进导学案向“学历案”方向转变。二是以学科资源建设推动对新课标理念尤其是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的学习研究,重点体现新课标颁布以来上海高考与全国高考的考试命题变化,以助推各学科教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三是依托“主备研讨课”深化“二二三四”教学架构实践,加强课前、课后研讨,通过学历案铺设课前设计、课中实施、课后评价的学生学习链,使课堂教学真实推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家常课的整体教学效能。四是推进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单元评价为抓手,推动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规划、单元教学资源整合与系统建构。五是加强“基于课标的评价设计”研究,围绕新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加强“评价设计”,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效能。六是大胆深度开展跨学科的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运用问题化学习方式,在微群课专项课建设中推进“从单课走向单元”“从单学科走向跨学科”的实践探索。

3“标杆”引领,持续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着眼服务教师“教”、学生“学”、学校“治”,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学校教育环境改造大修工程弱电配套项目建设方案,统筹落实好软硬件建设问题。二是深化“一体两翼”走班教学实施,围绕打造多元选择、开放灵活的智慧教育新生态,重点推进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建设,凸显我校“标杆”的优质性与独特性。三是强化各种应用技术服务系统在教学、教研和管理中的保障与支持,打通信息壁垒,推进各技术应用高度融合,不断提升技术应用的便捷性,使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四是协同研究院加快包括合格性考试为主的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对双新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优化学习时间空间,为学校探索合格性考试免修实践建立技术支撑。五是关注大数据对学生自我发展的驱动作用,在大数据支撑下挖掘学情价值,评估学业负担,监测教学质量,发现师生需求,以大数据应用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基于大数据改进教学质量。

4)做强做精,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一是根据大修期间两校区实际教育环境,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校本微课群课专项课正常开设。二是根据过渡办学实际优化群微课、专项课管理与运作模式,做强做精,争取产出2-3门精品课程。三是对标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以科创活动为引领,打造品牌化优质科创课程和科创社团,强化科创课程学生课题的孵化和竞赛参与及获奖的产出。四是聚焦强基,形成基于大中合作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成才”机制和路径,助力高端学生全面发展。

3.不断推进艺体劳协同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基于一校两区过渡办学实际,一是严格落实基础教育体育课刚性要求,突出体育素养培养重点统筹优化课程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与群团性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二是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持续推进以艺术教育为主体的美育课程建设。三是创新校本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形式,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先进典型,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校内集体劳动和校外劳动实践。

三、以评促教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

认真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刚刚出台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一方面聚焦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五个方面,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学生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为核心,聚焦学校办学质量,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学校评价改革实际,弄懂吃透18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评价方式方法,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1.进一步厘清、优化数据类型和采集方式,学生发展中心重点加快学校3.0套餐式课程学分评价信息平台建设,编制《学生发展手册》,推进学生综合性评价,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动态性地评价和记录学生高中三年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通过评价既立足发展,看清“现在的我”,更着眼现实,看到“将来的我”,进而通过自我规划,成就“最好的我”。

2.建立科学的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结果评价标准,不仅仅看分数,而是要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考核与评价。各学科、备课组需要加强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命题研究,突出立德树人导向,以评价改进教学,不断推进教、学、考、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

3.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强化学校课程过程性评价管理,统筹优化评价板块,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业成果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评价,切实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真实全面、科学有效。另一方面,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操作实施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4.在关注学校全面育人整体成效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同时,全面实施学校《学生多元发展评价办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情况,注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切实防止用“一把尺”衡量不同学生做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不求全责备,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评价指标,使更多同学得到肯定、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5.注重起点、关注过程和强调发展,不断探索增值性评价,全面提升分层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精细化,尝试预设评价,探索对语数英和加三等级考学科进行过程分层;强调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业成就的变化,并将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因素的影响分离开来,考查学生学业成就的净增值。充分发挥评价的改进、激励和发展功能,持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毅力与能力。

四、师德为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把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重点聚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等3项关键内容,充分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1.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到首要位置,让“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职业坚守。一是加强师德规范常态化教育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等作为教师培训必修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二是强化骨干教师和党员教师“双培养”机制,开展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强化行动纲要学习实践,开设“师德讲堂”,加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三是坚持把师德素养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励表彰的首要参考依据,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零容忍”。 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建立教师诚信档案,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

2.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持续推进教师梯队建设,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一是创新教师研训机制,打造集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为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师研训体系。二是加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引领、目标导向、问题解决、课程建设、经验分享、表彰宣传等方面系统建构,切实做到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三是深化“三舟计划”实施,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协调发展、共同成长的新常态。四是建设多元发展平台,围绕“立足讲台、深耕课堂、凝聚智慧、展示风采”重点开展“华童杯”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五是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构筑我校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高地。

3.完善教育人事配套机制制度建设。关心关爱教师,推进各项服务优质化,保障教职工权益。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激发教师队伍的工作活力。一是优化引进和招聘力度,落实2022年度人才引进工作方案,有序开展引进人员招录流程;二是健全岗位聘用管理机制,落实“按需设岗、双向选择、择优聘任”要求,坚持“程序公开、办法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原则,推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形成了合理流动的竞争激励机制;三是稳步推进专技岗位晋升、各项考核评价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调动申报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

4.深化教科研项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倡导“做真实的科研”“做有行动的研究”,努力发挥科研在促进改革发展、提质增效中的作用,重点推动教科研聚力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通过科研教研有机融合,促进教师发展。一是以学校市级项目《基于环境建设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力策略与方法研究》为中心,深入探索学生学习力提升的策略与方法。二是加强学校课题研究管理,探索形成课题研究机制,在常规推进挑战性项目研究的同时,推动项目孵化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校级课题”,促进教育科研融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证性。三是强调学科主任和教研组长以项目研究为载体,围绕学校重点工作,集团作战,引领教研组、学科组特色建设的同时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务实推进制度建设成果落地,促进学校依法办学与现代治理效能提升。

过去一年,学校聚焦“学生卓越发展育人环境建设”,初步形成了《纲要》要求协同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2022年将着力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实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化,进一步促进供给侧视角下融合价值、结构、制度为一体的学校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1.通过开展制度学习与解读,加深全校师生对制度程序的进一步理解认识,打通制度执行的“堵点”。各部门都要立足“主要目标”及学校管理实际中的“难点”“痛点”,明确本学期重点实施制度,把控节奏,协同推进,规范学校依法依规办学。

2.以学生为中心,从学校层面在各年级全面推进《班级文化创建制度》《成长共同体建设制度》《学生多元发展评价制度》《周末优加计划实施制度》《宿舍“弹性”作息制度》《创新实验班管理条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制度》《走班管理制度》《班级座位编排办法》《班干部竞聘制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评选办法》《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规则(暂行)》等制度实施,扎实推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卓越发展育人环境建设,切实捍卫公平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以制度落地为依托,不断优化级部常态管理,深化特色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一年级部: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力”为抓手,重点推进生涯规划教育与全员导师制,做好新高考改革政策变化下的学生选科研究与指导。重点加强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年级教育教学管理,以激发学习动力为目标,开发年级德育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高二年级部:以“追求卓越,争创学业水平考佳绩”为目标,重点加强学科教学管理,优化复习策略、细化复习举措、踩准复习节奏、提升复习效率。重点结合过渡办学实际,加大对提升学生学习力研究,通过深化年级学习共同体建设,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毅力与动力。

高三年级部:以“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高质量升学”为中心,积极主动适应新高考新常态,重点加强集体备课与年级教学精细管理,关注每个学生,加强学情跟踪,精准施策,以评促学,创新德育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直面挑战,敢于胜利的毅力与勇气,力求在特招线上线率、综评录取率、双一流及顶尖高校录取人数及各科均分等方面实现突破。

西藏部:以“规范育人、创新育人”为重点,强化规范管理,在巩固原有学习生活规范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新校区常规管理要求,加强西藏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与周末假期学习生活管理,落实细节,在“严、爱、细”的基础上,创新民族教育形式,促进西藏部学生个性化发展。

六、落实十四五精神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推进教育集团发展战略稳步实施。

深入学习和领会国家、市、区“十四五”规划及相关政策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在十四五普陀“适合教育新体系的引领下,传承发扬晋元中学“选择教育”办学思想,促进各校博采众长,共同成长。

1.全面启动集团“两计划”项目。

一是聚焦新课程标准落实,实施课程教学改进行动计划。率先启动初中学段教学导学案的编制,由晋元附校牵头在学期末完成“团队组建”“确立标准”“研制模版”“明确任务”四项工作,为全面推进教学改进行动计划探索路径。二是依托“季洪旭卓越系列干部工作室”,推进晋元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办学主张凝练行动计划”。由集团总校晋元高中牵头,通过借助专家的梳理与引领,进一步推进集团校办学理念内涵发展,凝练集团校校长教育主张,打造各集团校特色品牌。

2.系统布局集团“三联动”项目。

一是通过“课程建设联动”项目促进课程共建共享,打造集团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初高中学科衔接课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课程”“科技创新实践课程”三个子项目的建设与探索。构建集团“课程超市”,丰富和促进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集团特色课程的开架式分享、多元化供给、集约式开发、阶梯式完善和滚动式孵化。二是通过“教学设计联动”项目,开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建立“跨校联合教研项目”“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子项目,加强校际共研机制,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集团校优质均衡发展。三是通过“队伍发展联动”项目,加强集团统筹管理,激发人才队伍新活力。探索建立集团人才统筹管理机制、优秀干部交流和后备干部联合培养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和师资共享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共同成长。

七、强化闭环管理提升保障水平,不断推进学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精致化。

大力弘扬“乐群笃学,协同致远”的学校精神,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强化目标意识、问题意识、效果意识、安全意识,对学校大修项目实施及一校两区过渡办学所带来的管理工作之复杂性,各部门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开展工作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提前思考预设问题,要敏锐洞察发现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准问题,要立知立行真抓实干,要跟踪反馈强化闭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效率,全力做好学校大修、一校两区过渡办学等各项行政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 

1.主动靠前、求真务实,全力保障一校两区过渡办学。

一是加强与托马斯、上外普陀实验两校职能部门的沟通,建立对接通道,增强理解互信,及时、高效做好两校区内外各项事务的联络与协调。二是快速适应过渡校区办学、办公环境,各部门加快调整明晰人员新校区岗位职责,落实责任,杜绝管理盲区,保障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平稳有序开展。三是根据过渡办学管理实际,务实推进各项规章制度及程序性文件落地,不断优化管理环节,强化部门协同补位,提升部门管理效能。四是配合各级部做好学生住宿、师生就餐、上下学校园安保、交通接驳、卫生防疫等各项生活服务保障工作。五是统筹人员,落实责任,及时做好三校区教育教学一线维修服务和应急保障工作,满足一线师生的学习生活服务需求。

2.细化进程、精准落实,高效推进大修及教育环境改造。

一是全面梳理大修改造区域立项设计要求,结合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合理完善大修改造任务,明确大修目标、任务、进程。二是坚守改造需求,严格审查设计、施工图样清单,最大限度达成改造愿景。三是主动对接区教育局、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单位,完善施工条件与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有序推进工程施工。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合理合规落实好大修配套资产设备选样、采购、入账等各项工作。五是主动介入,通过拍照、摄像等多种途径保留地下管网关键节点的影像资料,及时跟进,依托教育局建设部门和工程监理,完整留存施工建设图纸,为学校未来后勤管理奠定基础。 

3.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加强一校三区校园安全管理。 

强化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固强补弱,落实各级各类安全风险预防与管控、安全事故处置与化解机制。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各校区安全管理,在“抓细节”“抓盲区”上下功夫。面对新的校园环境,要强化师生公共安全教育,开展各项安全疏散演练,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网上巡查机制,开展防范网络侵害、防范校园欺凌等主题教育活动。牢牢树立忧患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定期排查各校区师生学习生活区域安全隐患,竭尽全力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

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中考改革”“高考改革”“过渡办学”……但挑战孕育机遇,变局开辟新局,面对挑战,唯有奋斗是不变的底色!

2022年也必将是“务实推进”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发挥晋元人肯下苦功夫、真功夫、精功夫的优良传统,在新一年走出晋元人的豪迈与精彩。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2-02-15    浏览次数: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1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

2022214日)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两个大局”背景下,教育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持稳中求进,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教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学校教育“十四五”各项任务,坚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之初心,准确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全面领导,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教育使命,将党的全面领导真正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1. 深化“四史”教育,进一步拓展学校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深入推进党的历史和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力做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习宣传,开展师生迎接、学习、宣传二十大活动,汇聚形成喜迎党的二十大浓厚氛围。

2.认真学习《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健全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的体制机制,管好学校发展大事。确保党组织履行好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职责。

3.把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重要内容,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落实党管人才要求,加强党组织对统筹教师队伍人才建设中的指导,健全党员“三培养”机制,把教师中的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吸收到党组织中来,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把党员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培养为学校管理者,打造一支党性强、作风硬、能力高的党员教师队伍。

4.强化党管德育,把思想政治工作紧紧抓在手上。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抓好学生德育工作,把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融入学校教育,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5.推进党政协同,落实党管干部要求,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由党组织负责学校干部的选拔、教育、培养、考核和监督工作,按照规定,依程序开展青年干部、后备干部等选拔推荐工作,保证党组织在人才干部选用中发挥主导作用。

6.着力筑牢思想根基与意识形态防线,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加强阵地建设与学校语言文字规范管理,理顺师生心气,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着力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干劲、增强实效上下功夫,为推进学校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提供思想保障和动力支持。

7.坚持从严治党,深化细化“四责协同”机制,强化廉政风险滚动排查,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扬钉钉子精神,重实干、求实效,提高政治站位,重视学校发展过程中的战略策略问题,树立风险意识,加强闭环管理,强化协调联动,严守安全底线;从严从紧科学精准做好学校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确保师生生命健康;发挥好党组织在“三重一大”中的协调指导作用,完善内控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监管,建立科学规范的学校经费使用监管制度。

二、以学生为中心促进“五育融合”,扎实推动选择教育内涵发展。

1.聚焦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加快学校德育体系构建。

1)发挥思政课铸魂育人主渠道作用,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跨学科课程群建设,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2)加速推进“选择教育”理念下德育体系的构建。进一步厘清育人目标的概念与诉求、层次与关联,统整育人资源、创新育人模式、拓展育人时空,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劳动教育和弘扬学校优良传统为特征,对标《区十四五规划》和《行动纲要》,深入推进分年段、建序列、整资源、强品牌、补短板等建构任务,加强感知与认同、体验与养成、内化与践行等育人目标相匹配的教育资源建设。成立专项团队,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建构任务。

3)统整高中全学段主题教育系列,设定专项任务,围绕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结合各年级部现有主题教育内容,通过整合、补充、优化,聚焦年段育人目标和学情特点,着力提升主题教育的针对性、一致性、系统性、实效性。

4)进一步锻造育人品牌项目,以打造让学生终生难忘的教育活动为标准,继续擦亮学校德育品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创建工作,加强十八岁成人仪式暨志愿加入中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项目的策划、宣传与辐射。协同晋元教育集团成员校、市内外友好学校与共建单位,在“思政一体化”视域下推进策划实施,积极开展联络发动推广,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力和感召力,推动项目校际联盟的形成。

5)加强德育队伍建设,积极落实学校班主任培养培训相关制度,聚焦班主任领军人物和青年骨干班主任培养,建立经验交流、学习考察、名师指导等相应工作机制,推动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6)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启动“项目经理制”,结合“学分制”评价体系,大力推动学生积极参与育人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实施,引导和激励学生在品牌项目、升旗仪式、学生公司、劳动体验及校园节日等各项活动中主动担当、大胆创新、追求卓越,推动学生自我教育和领导力提升。

7)结合庆祝建团100周年,聚焦抓好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升旗仪式教育。强调“选择教育”理念在主题升旗仪式中的渗透,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强化价值引领。

8)系统推进全员导师制度构建与实施,完善由心理辅导教师、班主任、学科教师、家长、校友组成的“多维一体”成长导师体系,建立学生身心健康守护网。聚焦导师能力培养,设计导师培训课程、提升指导能力,发挥全员育人的功能及优势。持续完善优化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整体规划及实施各类生涯规划课程,将导师活动课程化、系统化,提升生涯课程的有效性,助力学生选择力和学习力的提升,使生涯认知、生涯实践与求知问学融为一体。依托家校共育平台,多渠道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主题教育活动及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呵护学生心理健康。

2.强化高质量智育目标引领,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1)聚焦“双新”,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实践。

一是全面、规范落实国家课程方案,聚焦“三因”课程,强化必修学科课程、选择性必修学科课程校本化实施与选修课程的校本化建设,加快课程结构优化,以核心素养下单元教学设计为抓手,系统化思考课程标准的落实。二是强调《纲要》引领,聚焦分层分类,加快新中招政策下高中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实践,积极推进并在实施中改进完善。三是以新出台《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课程规划》为依托,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基于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学校课程实施新体系。四是积极通过课程设计、开发、实施、管理与评价一整套流程的实践,加快学校课程资源建设。五是加强学校课程管理与评价,力求确保国家意志和育人方针进课程、进课堂。

2)“质量”为先,稳健推进学科教学实施。

一是积极促进新课标背景下各学科导学案(学历案)资源建设,立足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服务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提升学生学习力,开展“学历案”编撰研究,促进导学案向“学历案”方向转变。二是以学科资源建设推动对新课标理念尤其是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的学习研究,重点体现新课标颁布以来上海高考与全国高考的考试命题变化,以助推各学科教学,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三是依托“主备研讨课”深化“二二三四”教学架构实践,加强课前、课后研讨,通过学历案铺设课前设计、课中实施、课后评价的学生学习链,使课堂教学真实推进学生主动学习,提升家常课的整体教学效能。四是推进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以单元评价为抓手,推动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教学活动规划、单元教学资源整合与系统建构。五是加强“基于课标的评价设计”研究,围绕新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加强“评价设计”,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效能。六是大胆深度开展跨学科的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教学设计研究,运用问题化学习方式,在微群课专项课建设中推进“从单课走向单元”“从单学科走向跨学科”的实践探索。

3“标杆”引领,持续赋能教育教学改革。

一是着眼服务教师“教”、学生“学”、学校“治”,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完善学校教育环境改造大修工程弱电配套项目建设方案,统筹落实好软硬件建设问题。二是深化“一体两翼”走班教学实施,围绕打造多元选择、开放灵活的智慧教育新生态,重点推进上海市教育信息化标杆培育校建设,凸显我校“标杆”的优质性与独特性。三是强化各种应用技术服务系统在教学、教研和管理中的保障与支持,打通信息壁垒,推进各技术应用高度融合,不断提升技术应用的便捷性,使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各环节。四是协同研究院加快包括合格性考试为主的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对双新背景下课程教学改革的支持,优化学习时间空间,为学校探索合格性考试免修实践建立技术支撑。五是关注大数据对学生自我发展的驱动作用,在大数据支撑下挖掘学情价值,评估学业负担,监测教学质量,发现师生需求,以大数据应用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学校基于大数据改进教学质量。

4)做强做精,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一是根据大修期间两校区实际教育环境,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校本微课群课专项课正常开设。二是根据过渡办学实际优化群微课、专项课管理与运作模式,做强做精,争取产出2-3门精品课程。三是对标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建设标准,以科创活动为引领,打造品牌化优质科创课程和科创社团,强化科创课程学生课题的孵化和竞赛参与及获奖的产出。四是聚焦强基,形成基于大中合作的优秀学生“选拔—培养—成才”机制和路径,助力高端学生全面发展。

3.不断推进艺体劳协同共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基于一校两区过渡办学实际,一是严格落实基础教育体育课刚性要求,突出体育素养培养重点统筹优化课程教学、课外活动、课余训练与群团性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二是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持续推进以艺术教育为主体的美育课程建设。三是创新校本特色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形式,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引导,大力宣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先进典型,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观念,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校内集体劳动和校外劳动实践。

三、以评促教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

认真学习《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特别是刚刚出台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一方面聚焦办学方向、课程教学、教师发展、学校管理、学生发展等五个方面,以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学生全面培养全面发展为核心,聚焦学校办学质量,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另一方面,结合学校评价改革实际,弄懂吃透18项关键指标和48个考查要点,在实践中不断优化评价方式方法,提高评价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

1.进一步厘清、优化数据类型和采集方式,学生发展中心重点加快学校3.0套餐式课程学分评价信息平台建设,编制《学生发展手册》,推进学生综合性评价,并以此为载体,全面、动态性地评价和记录学生高中三年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通过评价既立足发展,看清“现在的我”,更着眼现实,看到“将来的我”,进而通过自我规划,成就“最好的我”。

2.建立科学的符合学生发展实际的结果评价标准,不仅仅看分数,而是要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科核心素养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考核与评价。各学科、备课组需要加强基于学业质量标准的考试命题研究,突出立德树人导向,以评价改进教学,不断推进教、学、考、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

3.进一步完善过程性评价,一方面强化学校课程过程性评价管理,统筹优化评价板块,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业成果进行全方位、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评价,切实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真实全面、科学有效。另一方面,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操作实施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评优评先、毕业升学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4.在关注学校全面育人整体成效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的同时,全面实施学校《学生多元发展评价办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情况,注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切实防止用“一把尺”衡量不同学生做法,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不求全责备,不以学习成绩为唯一评价指标,使更多同学得到肯定、获得成功、增强自信。

5.注重起点、关注过程和强调发展,不断探索增值性评价,全面提升分层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精细化,尝试预设评价,探索对语数英和加三等级考学科进行过程分层;强调追踪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学业成就的变化,并将客观存在的不公平因素的影响分离开来,考查学生学业成就的净增值。充分发挥评价的改进、激励和发展功能,持续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毅力与能力。

四、师德为先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育队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把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重点聚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重视教师专业成长、健全教师激励机制等3项关键内容,充分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创造性。

1.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到首要位置,让“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标准成为每一位老师的职业坚守。一是加强师德规范常态化教育培训,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史”等作为教师培训必修内容,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思想政治素质课程思政建设能力。二是强化骨干教师和党员教师“双培养”机制,开展岗位建功立业活动。强化行动纲要学习实践,开设“师德讲堂”,加大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宣传力度,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三是坚持把师德素养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励表彰的首要参考依据,对违反师德师风行为“零容忍”。 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建立教师诚信档案,推行师德负面清单制度。

2.构建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持续推进教师梯队建设,支持教师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一是创新教师研训机制,打造集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为一体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教师研训体系。二是加强教师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引领、目标导向、问题解决、课程建设、经验分享、表彰宣传等方面系统建构,切实做到为教师专业发展赋能。三是深化“三舟计划”实施,实现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协调发展、共同成长的新常态。四是建设多元发展平台,围绕“立足讲台、深耕课堂、凝聚智慧、展示风采”重点开展“华童杯”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五是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整校推进”工作,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构筑我校信息技术领域的人才高地。

3.完善教育人事配套机制制度建设。关心关爱教师,推进各项服务优质化,保障教职工权益。优化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激发教师队伍的工作活力。一是优化引进和招聘力度,落实2022年度人才引进工作方案,有序开展引进人员招录流程;二是健全岗位聘用管理机制,落实“按需设岗、双向选择、择优聘任”要求,坚持“程序公开、办法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原则,推动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形成了合理流动的竞争激励机制;三是稳步推进专技岗位晋升、各项考核评价等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调动申报教师积极性,激发教师发展内生动力。

4.深化教科研项目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倡导“做真实的科研”“做有行动的研究”,努力发挥科研在促进改革发展、提质增效中的作用,重点推动教科研聚力解决学校发展的实际问题,通过科研教研有机融合,促进教师发展。一是以学校市级项目《基于环境建设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力策略与方法研究》为中心,深入探索学生学习力提升的策略与方法。二是加强学校课题研究管理,探索形成课题研究机制,在常规推进挑战性项目研究的同时,推动项目孵化出解决学校实际问题的“校级课题”,促进教育科研融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证性。三是强调学科主任和教研组长以项目研究为载体,围绕学校重点工作,集团作战,引领教研组、学科组特色建设的同时助推教师专业化发展。

五、务实推进制度建设成果落地,促进学校依法办学与现代治理效能提升。

过去一年,学校聚焦“学生卓越发展育人环境建设”,初步形成了《纲要》要求协同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2022年将着力通过这一系列制度实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走向深化,进一步促进供给侧视角下融合价值、结构、制度为一体的学校治理体系日趋完善。

1.通过开展制度学习与解读,加深全校师生对制度程序的进一步理解认识,打通制度执行的“堵点”。各部门都要立足“主要目标”及学校管理实际中的“难点”“痛点”,明确本学期重点实施制度,把控节奏,协同推进,规范学校依法依规办学。

2.以学生为中心,从学校层面在各年级全面推进《班级文化创建制度》《成长共同体建设制度》《学生多元发展评价制度》《周末优加计划实施制度》《宿舍“弹性”作息制度》《创新实验班管理条例》《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价制度》《走班管理制度》《班级座位编排办法》《班干部竞聘制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荣誉评选办法》《教育惩戒与纪律处分规则(暂行)》等制度实施,扎实推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卓越发展育人环境建设,切实捍卫公平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以制度落地为依托,不断优化级部常态管理,深化特色建设,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高一年级部:以“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力”为抓手,重点推进生涯规划教育与全员导师制,做好新高考改革政策变化下的学生选科研究与指导。重点加强以提升竞争力为目标的年级教育教学管理,以激发学习动力为目标,开发年级德育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高二年级部:以“追求卓越,争创学业水平考佳绩”为目标,重点加强学科教学管理,优化复习策略、细化复习举措、踩准复习节奏、提升复习效率。重点结合过渡办学实际,加大对提升学生学习力研究,通过深化年级学习共同体建设,真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毅力与动力。

高三年级部:以“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高质量升学”为中心,积极主动适应新高考新常态,重点加强集体备课与年级教学精细管理,关注每个学生,加强学情跟踪,精准施策,以评促学,创新德育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直面挑战,敢于胜利的毅力与勇气,力求在特招线上线率、综评录取率、双一流及顶尖高校录取人数及各科均分等方面实现突破。

西藏部:以“规范育人、创新育人”为重点,强化规范管理,在巩固原有学习生活规范的基础上,尽快形成新校区常规管理要求,加强西藏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与周末假期学习生活管理,落实细节,在“严、爱、细”的基础上,创新民族教育形式,促进西藏部学生个性化发展。

六、落实十四五精神共建共治共享共赢,推进教育集团发展战略稳步实施。

深入学习和领会国家、市、区“十四五”规划及相关政策的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在十四五普陀“适合教育新体系的引领下,传承发扬晋元中学“选择教育”办学思想,促进各校博采众长,共同成长。

1.全面启动集团“两计划”项目。

一是聚焦新课程标准落实,实施课程教学改进行动计划。率先启动初中学段教学导学案的编制,由晋元附校牵头在学期末完成“团队组建”“确立标准”“研制模版”“明确任务”四项工作,为全面推进教学改进行动计划探索路径。二是依托“季洪旭卓越系列干部工作室”,推进晋元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校长办学主张凝练行动计划”。由集团总校晋元高中牵头,通过借助专家的梳理与引领,进一步推进集团校办学理念内涵发展,凝练集团校校长教育主张,打造各集团校特色品牌。

2.系统布局集团“三联动”项目。

一是通过“课程建设联动”项目促进课程共建共享,打造集团特色课程。主要包括“初高中学科衔接课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课程”“科技创新实践课程”三个子项目的建设与探索。构建集团“课程超市”,丰富和促进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集团特色课程的开架式分享、多元化供给、集约式开发、阶梯式完善和滚动式孵化。二是通过“教学设计联动”项目,开展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建立“跨校联合教研项目”“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子项目,加强校际共研机制,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集团校优质均衡发展。三是通过“队伍发展联动”项目,加强集团统筹管理,激发人才队伍新活力。探索建立集团人才统筹管理机制、优秀干部交流和后备干部联合培养机制、教师交流机制和师资共享机制,促进教师队伍共同成长。

七、强化闭环管理提升保障水平,不断推进学校行政管理科学化精致化。

大力弘扬“乐群笃学,协同致远”的学校精神,在各项管理工作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周到细致、精雕细刻。强化目标意识、问题意识、效果意识、安全意识,对学校大修项目实施及一校两区过渡办学所带来的管理工作之复杂性,各部门要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开展工作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要提前思考预设问题,要敏锐洞察发现问题,要认真分析找准问题,要立知立行真抓实干,要跟踪反馈强化闭环,既注重细节、过程,又重视结果、效率,全力做好学校大修、一校两区过渡办学等各项行政管理与服务保障工作。 

1.主动靠前、求真务实,全力保障一校两区过渡办学。

一是加强与托马斯、上外普陀实验两校职能部门的沟通,建立对接通道,增强理解互信,及时、高效做好两校区内外各项事务的联络与协调。二是快速适应过渡校区办学、办公环境,各部门加快调整明晰人员新校区岗位职责,落实责任,杜绝管理盲区,保障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平稳有序开展。三是根据过渡办学管理实际,务实推进各项规章制度及程序性文件落地,不断优化管理环节,强化部门协同补位,提升部门管理效能。四是配合各级部做好学生住宿、师生就餐、上下学校园安保、交通接驳、卫生防疫等各项生活服务保障工作。五是统筹人员,落实责任,及时做好三校区教育教学一线维修服务和应急保障工作,满足一线师生的学习生活服务需求。

2.细化进程、精准落实,高效推进大修及教育环境改造。

一是全面梳理大修改造区域立项设计要求,结合建筑工程建设管理规范,合理完善大修改造任务,明确大修目标、任务、进程。二是坚守改造需求,严格审查设计、施工图样清单,最大限度达成改造愿景。三是主动对接区教育局、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单位,完善施工条件与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意识,有序推进工程施工。四是加强部门联动,合理合规落实好大修配套资产设备选样、采购、入账等各项工作。五是主动介入,通过拍照、摄像等多种途径保留地下管网关键节点的影像资料,及时跟进,依托教育局建设部门和工程监理,完整留存施工建设图纸,为学校未来后勤管理奠定基础。 

3.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加强一校三区校园安全管理。 

强化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固强补弱,落实各级各类安全风险预防与管控、安全事故处置与化解机制。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各校区安全管理,在“抓细节”“抓盲区”上下功夫。面对新的校园环境,要强化师生公共安全教育,开展各项安全疏散演练,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网上巡查机制,开展防范网络侵害、防范校园欺凌等主题教育活动。牢牢树立忧患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定期排查各校区师生学习生活区域安全隐患,竭尽全力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

2022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中考改革”“高考改革”“过渡办学”……但挑战孕育机遇,变局开辟新局,面对挑战,唯有奋斗是不变的底色!

2022年也必将是“务实推进”的一年,让我们继续发挥晋元人肯下苦功夫、真功夫、精功夫的优良传统,在新一年走出晋元人的豪迈与精彩。

版权所有 ©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Shanghai Jinyuan High School 沪ICP备10038133号 技术支持: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地址:上海市新村路2169号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640号
沪ICP备10038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