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0-08-31    浏览次数: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020年831日)

 

2020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奠基之年。本学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各级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把学校办成上海先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受人尊重的品牌学校。现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智慧选择、卓越发展”的育人目标和“文化润校、人本治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荣校”的发展方略,聚焦三年“发展期”收官,重点谋划三年“生长期”布局,以落实《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为中心,规划“生长期”学校改革发展蓝图,定好总目标,谋好新长效,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开好局。丰富和发展“选择教育”内涵,构建“选择教育”新生态,全面深化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内核的育人方式变革,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不断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坚持强化设计、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品质、特色化发展。

二、发展目标

学校2020学年第一学期发展目标:

(一)疫情防控战役目标: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压实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学校正常教育秩序。

(二)党的建设发展目标: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落实政治巡察整改意见,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意识形态防线,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教育治理发展目标:丰富与发展“选择教育”内涵,以落实学校《行动纲要》为中心, 立足“需要”组织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构建选择教育新蓝图。

(四)思想道德发展目标:加强党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全面领导,着力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筑思政教育工作新格局,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部门协作共育机制,建设“知行合一”德育体系。

(五)课程教学发展目标:系统架构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制机制,重构分层分类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训练体系和教学方式,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运作机制,加强学科资源优质化与学科品牌特色化建设,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链、教学链、学习链。

(六)队伍建设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干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落实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持续优化教师培养策略,完善体制机制,做大优秀青年教师群体,做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群体,做强具有市区影响力的名师群体。

三、重点工作

(一)科学有序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党政统一领导,压实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精准施策,竭力保障正常教学秩序。

(二)重点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深化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三大主体责任,把政治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

(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理想信念铸魂这一关键,坚持“五育并举”,做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学校“知行合一”德育体系。

(四)重点聚焦学校发展愿景和师生发展需要,调研和制定学校“生长期”三年发展规划,领悟和践行学校《行动纲要》。

(五)全面深化学校治理能力和机制制度建设,持续优化学校治理结构,有效构建选择教育治理体系与组织文化。

(六)重点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加强年级部全面培养体系构建,强化年级部教育管理责任,实现教育质量再突破。

(七)紧扣学生全面发展价值导向,优化学校课程系统架构,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推进“双新”背景下选择教育新生态的构建与实践。

(八)重点落实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教师培养策略,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助推教师智慧成长。

(九)重点实施教学区大修及教育环境改造工程,有序推动基础设施和内涵特色一体化建设。

四、主要工作任务及策略举措

(一)夯实党建基础,强化党的领导,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不断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工作的特点和工作规律。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要求与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工作指南(第三版)》,压实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四早”防控措施,坚决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坚决保障好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工作重点与举措: 

1.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特殊时期教育秩序。为科学有序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根据寄宿制学校疫情防控和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特点,完善具体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能力到位、制度落实到位。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落实联防联控总体要求,“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有序推进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2)强化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3)加强学期开学、国家法定节假日、周末学生返校等重要时间节点教职员工、学生健康状况排摸与管理,实行分流错峰措施,避免人员聚集。

4)利用我校信息标杆校建设优势,精心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保障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5)加强防疫防病知识宣传,及时组织师生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员工卫生消毒技能和应对能力。

6)加强心理疏导,强化家校互动,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健康指导,强化困难帮扶和人文关怀。

7)筑牢宣传防线,积极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各微信群及校园广播电视、板报墙报等媒体,强化疫情防控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报道疫情防控典型,做好舆情监测和信息上报。

8)统筹防疫物资,强化办公场所、学习空间、生活区域及校园的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和防控管理,特别是周末留校西藏生和寄宿青年教师的安全卫生保障工作,严格把好校门检测关、师生预防关、食堂卫生关、宿舍消毒关

9)落实防疫工作指南,在宿舍部分楼层设置防控隔离区域和隔离寝室;做好疫情防控物品、常规教育教学物品、师生学习生活物品的物资采购和管理保障工作。

2.深化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加强党的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涵养学校政治生态。

1)坚持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夯实党建主体责任和组织根基,着力构建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效的党建责任体系。

2)进一步落实政治巡察整改意见,在原有已经落实整改与已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把政治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

3)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落实“三大主体责任”,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建设,有效发挥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4)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实施“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学习党章党规,树牢宗旨意识,提升党性修养。

5)深化依法治校,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充分酝酿、会议决策的原则,建立规范长效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执行“八项规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强化党组织的纪检监察作用,健全学校反腐倡廉管理制度,杜绝腐败违纪问题发生。

(二)坚持选择教育,优化治理结构,促进学校治理体制现代化

倡导“乐群笃学,协同致远”的学校精神,坚定办学理想,顺应时代发展,深化学校组织变革和结构治理,不断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和改革创新。工作重点与举措:

1.推进学校《行动纲要》实施,深化选择教育文化建设。推进选择教育思想与时俱进,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培养师生行动的文化自觉,产生高度的文化自信。

1)传承学校“奋斗、变革、创新”的优秀文化基因,以进取文化、奋斗文化指导行动和激发动力,逐步形成人心相聚、精神相依的文化生态。

2)践行学校《行动纲要》,转变师生的价值观念,优化师生的行为方式,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建立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

2.制定学校改革发展规划,描绘未来目标发展愿景。深化选择教育未来发展研究,基于“十年三步走”发展战略,围绕办学使命,企划改革发展,确立未来愿景。

1)立足组织结构治理和教育要素融合,积极总结《选择成就发展——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7—2020)》实施成效,深入评估第一步“发展期”建设成果,通过价值内省实现品质提升。

2)聚焦学校发展需要和机制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学校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调研,以落实《行动纲要》为中心,重点谋划 “生长期”发展规划(2020.9-2023.7)布局,规划学校改革发展蓝图,不断塑造先进文化、发展教育特色。

3.推动学校组织文化变革,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持续探索选择教育的文化内涵和实施形态,深化治理改革创新,探索建立高品质的组织结构、文化结构,有效构建选择教育的组织文化和治理体系。

1)立足育人方式变革完善组织文化,聚焦学校发展需求,优化制度机制,打造“法规为准则、需求为导向”的治理文化,努力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学校生命体的组织活力和健康生态。

2)推进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教代会监督作用和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民主政治、民主制度,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4. 深化学校行政机构改革,提升学校现代治理水平。深化学校治理体制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进一步深化扁平化、分布式、制衡型管理方式,促进管理形式向人本化、精细化及去中心化、小组织化方向发展。

1)不断完善学校运行机理,落实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分布式组织和责权利匹配,强化分权制衡与双线监督,增强组织结构活力和制度机制优势。

2)促进德才兼备的干部脱颖而出,打造适应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持续发展的管理服务队伍。

(三)做强思政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相关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理想信念铸魂这一关键,大力传承晋元文化传统,弘扬学校精神,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发展思路与目标设定,在深入调研,充分交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逐步整合优化学校德育工作,不断丰富育人途径、创新育人模式,锻造育人品牌,推动“选择教育”理念学校德育体系的完善与提升,进一步凸显晋元爱国底色,塑造晋元人特色鲜明的集体人格。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工作重点与举措: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筑学校思政教育新格局。

加强党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上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筑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格局。结合2020年下半年重大纪念主题,切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在师生中形成学习热潮,提升国家意识、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10月开展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教育;11月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主题教育;12月开展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主题教育。

2.聚焦学校德育协作机制研究,强化“知行合一”德育体系建设。

开展新一轮学校机构改革背景下思政教育处与年级部、发展研究院等部门的协作机制研究,针对完善“选择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德育体系的目标,全面梳理近三年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年级师生开展调查研究和交流探讨,广泛听取意见,科学论证,针对问题瓶颈,进行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相关制度,努力提升工作绩效。

3.启动主题教育序列化实践研究,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新形式。

加强与级部德育工作有效整合,以2020届为试点,结合往届各年级有益经验,积极开展高中学段主题教育序列化研究,同时借助校外专业力量开发德育教育资源,在实践中优化模式,开展教育反思和成效评估。

4.探索学校劳动教育板块建构,保障协同育人有效实施。

结合晋元相关工作基础和资源,融合高中生志愿服务项目、生涯规划教育和晋元微、群、专项课程,开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推进劳动教育板块构建。力求使学生在从事志愿服务前,可在校接受相关劳动技能岗前培训,如图书馆业务、弱势群体心理沟通技巧、展馆讲解、保洁工作技能等等。

5.发挥共青团生力军积极作用,培养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根据“青马工程”三级培养具体要求,制定本校“青马工程”培养方案和计划,深入推进“青马工程”青年培养工作。按照“党校学员领头讲、团干部带头学、三级联动全覆盖”的思路,将线上“青年大学习”学习平台与线下“四史”学习小组相结合,发动学生团员和青年团员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强调“选择教育”理念下的仪式教育,探索项目招投标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好主题升旗仪式策划、组织与实施。

6.办好晋元艺术节、体育节,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依据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年度重大主题,认真组织2020晋元体育节、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四)变革育人方式,构建级部全面培养体系,实现教育质量再突破

丰富和发展“选择教育”思想内涵,构建“选择教育”新生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制订级部三年发展规划,通过顶层设计与规划有序执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以人才发展需求和高校招生要求为立足点,加强级部教育问题调研和对策研究,切实推进级部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和方式方法变革,通过打破扁平化管理下各级部原有工作壁垒,建立纵向勾连,提升学校新组织架构下级部管理效能,推进学校育人方式转变。工作重点与举措:

1.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研究,提高级部教育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级部核心管理团队、学科备课组、班主任队伍、分布式领导项目团队、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团队管理作用,保障年级思政教育、道德素养、课程实施、教学质量、制度建设、学生个性发展及各项常规管理的抓实落地。

1)建立级部主任及副主任定期研讨会务制度。

2)通过级部核心成员参与跨年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备课组跨年级教研、组织级部联谊或团建活动等方式打破管理沟通壁垒。

3)建立健全级部管理制度机制,推动级部管理优秀经验传承发展。

2.强化级部教育管理责任,提升级部教育教学质量。

深入开展级部教育教学调研,根据学生发展水平落实人性化、差异化教育,贴近学生学习需求,推进多样化、个性化教学,不断提升级部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品质化。

1)开展年级、班级及学科的教育教学调研,努力走进班级、深入课堂、贴近学生,深入研究教育现状和教学问题,强化学情分析和策略改进,针对学生的不同起点、多元需求和个性特征,积极实施差异化、多样化和个别化教育。

2)优化学生选科、选层、选类、选群的组织领导,推进合格考、等级考、高考及学科竞赛的指导服务,增强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和志趣能发展的协调性。

3)严格执行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强化课程高质量管理与教学常规执行,围绕教学五环节,落实课标要求、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落实课堂规范和教学要求。明确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的质量要求,确定作业和辅导、命题与考试的规范要求,不断深化教学研讨、专题研究活动。

4)落实各年级教育教学侧重点,即高一重点做好差异化教学实践,高二重点促进等级考和语数外的质量提升,高三重点做好复习备考工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业水平。

5)加强命题与评价研究,根据学业质量标准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区分度,同时加强数据分析和反馈,为学业质量稳步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6)建立健全级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强化常规教学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级部教学质量监管与评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3.突出立德树人目标导向,推进级部育人文化建设。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年级文化建设为动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承志报国”作为晋元德育的灵魂,以序列化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载体,以生活经验课程作为学生德育的路径,全面构建“选择教育”理念下德育课程体系。

1)着眼三年学生发展,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支撑下一以贯之的年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高一聚焦“立志”教育,高二聚焦“励志”教育,高三聚焦“笃志”教育,最终引导学生立大志,存长志,刻苦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矢志笃行。

2)全面构建“选择教育”理念下德育课程体系。注重道德认知、道德认同、道德内化的有机统一。围绕理想信念、人生发展、心理健康、团队精神等主题,设计序列化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拼搏精神、学法指导、时间管理、品格培养等教育,启发学生与自我对话,与名人对话,与社会对话,塑造人生梦想,成就最好的自我。

3)重点关注班集体育人环境建设,不断启发师生开展对班集体建设的哲学思考,引导师生构建个性化的班级发展目标与愿景,形成指导班级实现目标愿景的路径、措施以及激励机制。通过强化级部结构中“班集体”要素的建设,形成年级部良好的教风学风班风,为级部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推进日常行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组织学生开展学校《行动纲要》的学习讨论和实施践行活动,明确“礼为先、行优雅,心至诚、性儒雅,情致远、趣高雅”,做到“知自主、会选择,讲自立、善规划,懂自强、增才干”,促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推进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引导学生明确自我发展目标,不断优化卓越发展育人环境,推动学生立足学业、全面发展。

1)推进教育目标管理。积极把握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命题形式、教学难度深度,统筹年级教学进度与训练方式,着力推进面向全体的课堂教学和针对个体的差异辅导,全力落实抓教学、抓训练、抓辅导、抓资优、抓临界、抓底部等各项工作,有效深化分布式项目领导与学习共同体建设,全面提升各年级,特别是等级考年级、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2)结合年级优嘉计划、思维训练计划、竞赛培优计划,加强学生学习团队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积极探索资优学生系统培养的策略、方法、路径。

3)分析学生学涯职涯生涯规划的愿望与需求、现状与能力,重点推动学生围绕高中三年学涯发展进行展望规划,建立每位学生适切的高中成长目标和发展规划,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抉择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健康成长。

4)落实高招策略指导,指导学生认真研究高招综招信息,全面掌握高考动态和考试要求,明确自身考试目标和报考目标,同时加强专家讲座和学校专题的引领指导,推动年级宣讲和家校互动的鼓励助力,积极落实跟踪辅导,有效强化专业匹配;积极落实面试指导,有效组织模拟面试,不断增强学生应考应变能力。

5.加强级部教师团队建设,推动协同文化深入人心。

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强化级部团队协同文化建设,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

1)加强级部核心团队、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分布式项目领导团队和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深入到教室、宿舍,在与学生深入交流中发现亮点和深层问题。充分发挥核心团队集体智慧、凝聚效应,联合一切力量带动级部师生,共同探索突破口、寻求增长点,努力提升级部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2)建立年级部教师双向聘任制,赋予级部聘任教师的权力的同时要求级部承担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义务。加强备课组师徒带教指导,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为青年教师“搭平台”、“提目标”、“供资源”。

3)加强备课组教学团队建设,完善走课、听课与集体备课机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围绕教学五环节,落实课标要求、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落实课堂规范和教学要求,明确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的质量要求,确定作业和辅导、命题与考试的规范要求,深化教学研讨、专题研究活动。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级部对班主任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倡导班级管理资源共享,以常规日常管理与班级主题教育为抓手,围绕班级教学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建设,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整体提升班主任班级教育管理水平。

5)推进级部教师评估活动,树立优质教育教学典型,通过师徒带教、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不断促进教师道德境界、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

6)总结推广级部分布式项目领导和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成果,启动“优等生发展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导师制”研究性课题及社会实践”、“走班规范管理及课堂质量保障”、“阳光作业设计及周末学习计划制定”、“过程性评价平台建设及实施”五个分布式领导管理项目,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挖掘分布式领导管理团队主导性和主动性,加强其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协作,探索参与级部走班教学组织管理和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新路径。

6.优化西藏级部教育形态,促进西藏学生健康成长。

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中心,根据内地西藏班管理办法精神,加强西藏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核心价值和思想引领,推进西藏班特色课程建设,丰富西藏部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制定学校西藏班思想政治、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方案,推进“四个认同”教育活动系列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使民族团结思想真正融入西藏班学生包括本部学生的血脉,成为全校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2)加强西藏生政治思想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方式和实践途径,增进西藏生爱党爱国热情、祖国统一意识和民族团结情怀。

3)组织西藏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开展党员教师与西藏生结对共建,以党员教师自身形象感染引领学生发展,增强西藏生的道德体验和文化认同。

4)科学制订西藏部课程计划,推进西藏部教学教研活动,加强西藏班特色课程开发,逐步编制适合西藏部学生的导学案,推进衔接段课程和特色课程教学,优化西藏生教育策略和教学方式。

5)落实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原则,在优化混合走班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探索优秀藏族学生转入级部平行班学习的制度和保障机制,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加强西藏生个别答疑辅导,从而夯实基础,保障学习效果。

6)推进汉藏班级师生联谊联建活动,传承和弘扬汉藏民族优秀文化;加强西藏特色文化建设,提升西藏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7)丰富西藏部课余文化生活,推进周末艺体课程与社团文化课程,组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网上研学与文化观摩活动,拓展西藏生文化视野,培养人文素养

8)进一步加强西藏部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在推进西藏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开展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强化学习要求和行规管理,落实生活服务和安全保障,不断提高西藏生的学习质量和生活品质。

9)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建立西藏部安全管理和稳定发展机制,完善西藏部教育教学秩序,促进西藏部和谐稳定发展和持续有序发展。

(五)坚守学校育人目标,创新教育生态,提升现代学校教育品质

围绕学校“智慧选择、卓越发展”的育人目标,发挥“乐群笃学,协同致远”文化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选择教育”思想内涵,通过构建“选择教育”新生态,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导学生成为当下及未来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做到人人都能出彩,人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和学习,最终获得卓越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拓展与提升学校发展视野与境界,提升现代学校的教育品质和办学品位。工作重点与举措:

1.立足“需要”,组织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构建选择教育新蓝图。

以学校《行动纲要》作为指导性行动指南,加强顶层框架设计,基于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在总结“发展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问卷、调研,分析寻找发展方向,共同研讨形成“生长期”发展规划(2020.9-2023.7)。

1)着眼丰富学生发展培育形式,为学生提供系列化的资源、活动,引导学生明晰未来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挖掘学习潜能,激活优势智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启蒙学生的社会思维、实践能力,围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增强学生自主发展水平。

2)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系统架构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制机制,明确学生培育的策略、方法、路径,通过建立制度与推动制度的协调运作,形成稳定的教育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新性学力。

3)推进新三年规划文本解读,通过分层组织学习、研讨规划,引导教师全面领会规划思想与价值取向,清晰发展目标,把握主要任务与举措,为后续有效实施规划,切实落实发展目标做好基础性工作。

2. 依托“双新”示范校创建项目,催生选择教育新生态。

紧扣新课程、新教材改革要求,以《“双新”背景下选择教育新生态的构建与实践》项目为载体,高质量地重构各学科分层、分类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训练体系和教学方式,凸显设计的整体性、结构性和有序性。  研制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程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形成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教学链;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策略,形成学生的学习链。积极推进“双新”实验,探索育人方式改革,构建教育新生态。

1)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设计 “课程开发指南”,理顺学生发展的课程链,明确群课、微课、专项课功能定位,保障开发课程要素的清晰、完备。

2)建立体制机制,理顺课程链,打通微课、群课、专项课之间壁垒,理顺学生兴趣、志趣、乐趣、情趣的通道;探索群课、专项课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加强课程管理评价。

3)设计系列评价制度,实现对开发课程的论证、筛选、优化。

4)制订学校课程手册,引导学生在选择教育理念下构建符合自己志趣能协调发展的学习链。

3. 开展“三新”研究实践,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运作机制。

1)厘清“三因”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探索勾连、对接的策略、方法、路径。

2)推进“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与“基于新课标的评价设计”的系统研究。

3)依托“导学手册”与“学校课程标准执行纲要”研发,推动基础性课程校本化实施。

4. 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效能。

1)基于单元教学设计视角,重点开展基于知识理解的单元教学,积极探索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教学,建立问题化的教学设计和项目化的学习活动。

2)以“二二三四”教学模式研究为抓手,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让“二二三四”教学实践扎根课堂,形成晋元的课堂教学生态。

3)加强“基于课标的评价设计”研究,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效能。基于新课标,围绕新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加强“评价设计”,发挥其导向作用。

4)推进新教材试行学科的导学手册编写和旧教材沿用学科的题组设计工作。

5.推动课程架构系统规划,打造学科建设优质化、特色化。

坚持选择教育核心理念,促进各学科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在保持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学科特色,加强品牌建设。以“高质量,见实效”为目标,推进学科质量建设研究;以“对课标,优质化”为目标,推进学科资源建设研究;以“专题化、强特色”为目标,推进学科组教研建设的研究。

1)语文学科

一是优化重构师资队伍,完善帮教制度,加强师徒结对工作,制定青年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目标激励机制,搭建展示平台,创设青年教师成长空间,为学科可持续发展蓄才。

二是甄选培养学科骨干,组建带教、赛课、科研、竞赛指导、学科德育活动等系列特色团队,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开展“三新”研究,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建立健全《语文组学科规范要求》、《语文组课程过程评价制度》等学科制度,规范学科教学行为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四是规范备课组集体备课,关注“五个突出”,即突出主题主备,突出大单元备课和知识模块备课、突出落实校2234的教学策略,突出备学级情班情生情、突出经验共享。

2)数学学科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提高随堂课的质量效益。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督导,建立质量监督机制,落实备课组长教学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学科组内管理、评价与考核。

二是精心设计数学作业,加强难度控制,勇于扬弃偏题难题,作业管理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指导学生做好错题整理和错题回放,利用周末作业开展错题变式训练。

三是建立数学学科考试制度,做到以学定考。建立实施章节过关测试制度,夯实学生基本题型、经典题型。掌握基础,抓好细节,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是提升学法指导的针对性,关注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数学竞赛辅导、数学学科培优育苗,力争在学科竞赛和高考高分数段中有所突破。

3)英语学科

一是邀请上教版教材编写专家开展教材设计理念、实施建议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在研讨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新教材的校本课程执行纲要、导学手册。

二是积极探索“双新”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同课异构单元整体备课展示等形式,围绕新教材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内容开展主题教研。

三是加大校际间的常态沟通交流,积极创设平台开展基于新教材的教学展示、研讨,拟分年级开展“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高一为“基于新教材的单元教学设计”;高二为“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词汇和阅读专项教学设计”;高三为“基于高三第一轮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

四是在“双新”背景下继续推进基于单元的教学设计,力争在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作业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单元资源设计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为构建校本特色的单元教学体系起好步。

五是启动学科教研组分布式项目,组建项目团队,拟成立 “英语学科学生主题系列活动设计与开发”、“英语学科‘微课‘群课’设计与开发”、“英语学科‘竞赛与培优’系列课程设计与开发”、“英语学科国际文化交流实践探索”四个项目组,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

4)文科综合学科

一是以学习评价精准化为导向,编制政治、历史学科部编教材必修部分导学案与选择性必修部分导学案,关注知识要点问题化、知识体系结构化,边使用、边优化、边修订。

二是根据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对标知识点,在排摸知识点的基础上创设材料情境,启动配套练习资源的建设。

三是积累优秀教学案例,结合第三届“华童杯”和教学展示活动,实现教案、案例成果转化。

四是整合学科资源,组建开发团队,探索协同开发跨学科微课群课路径。

5)理科综合学科

一是组织理科学科组开展组内调研与团队研讨,制定理综学科组三年规划。

二是认真学习语文等学科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开发经验,构思研制导学手册开发指南。

三是以学生个性化发展导向,加强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的竞赛课和培优课资源建设与实施,提升学生发展显性化成果(竞赛获奖、研究课题等)数量、含金量。

四是继续推进网上走班课程建设,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丰富资源。

6)综合学科

一是高级职称教师打造精品示范教学课,骨干教师打造个性化特色课程。

二是加强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利用可视化学习分析工具跟踪学生学习力的变化,开展基于纸笔测试、课题答辩、科技竞赛等形式落实学分绩点的总结性评价试点。

三是通过备课组牵头,年级部协同,落实好各项科技、艺术和体育类竞赛活动。

四是通过体育人才学习训练生活化和竞赛常态化,提高竞技水平,推动我校游泳、网球、排球重点项目品牌建设,提升学校体育“一条龙”品牌项目质量。

五是落实合唱、舞蹈、管乐、油画棒、陶艺、版画、设计等课程培养目标与专项课的对接路径。强化学校艺术教育、美育发展评估,推进艺术课程资源的区域共享。

(六)依托项目引领改革,催动创新实践,提升教育科研强校效能

学校积极加强选择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教学创新等研究,努力发挥科研在促进改革发展、提质增效中的作用。工作重点与举措:

1. 加强科研项目引领,丰富教育研究领域。

1)继续推进市级科研项目《基于环境建设的高中生学习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和党建课题《提高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研究》项目研究。聚焦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创建科研共同体,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促使项目研究不断升值。

2)加大对区级科研课题管理力度,认真做好35项区级课题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包括重点课题、成果推广课题、一般课题以及个人课题的开题、中期、结题工作,帮助主持人优化和完善相关研究,梳理和形成相关研究机制,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研究的领域。

2. 完善挑战性项目研究,促进教育科研融合。

1)优化研究策略与方向,提倡项目跟学校的发展结合,“小项目”、“小专题”、“小课题”做出大研究,提倡挑战性项目与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相结合,教、学、研融为一体,推动持续研究,深度研究。

2)优化和创新挑战性项目研究机制,将学校大项目分解形成挑战性项目分课题和子课题,设置挑战性重点项目。

3)设置研究共同体和领衔人,形成教学管理、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学生心理、信息技术建设等系列研究。

4)针对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痛点,设置挑战性一般项目,以解决问题、形成经验为目标推进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证性。

(七)落实顶层设计,优化培养策略,助推教师智慧成长

深入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教师培养策略,完善体制机制,做大优秀青年教师群体,做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群体,做强具有市区影响力的名师群体。工作重点与举措:

1. 聚焦教师“四维”系统培养,提升研训项目管理质效。

1)立足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建构学期校本研训课程体系,提升校本研训适切性。

2)认真落实各级研训计划,创新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培训跟踪反馈,提升教师各级培训质效。

2. 强化教师“四阶”梯队建设,搭建教师个性化发展平台。

1)健全完善学校教师梯队发展制度及评价考核机制,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竞优考核办法》、《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考核办法》、《校名师评定及考核办法》等。

2)指导教师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提升教师自我诊断与自主发展规划的能力,研制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

3)建设梯队发展研修平台。针对“三新”教师(新进应届毕业生、新高三教师、新班主任),持续推进“可选带教任务”的师徒带教活动;针对青年教师,持续推进“可选阅读书目”和“可选突破方向”的青年教师学术沙龙;针对骨干教师,持续推进“可选研究项目”的专业发展共同体;针对名优教师,持续推进“可选展示主题”的名优教师展示等。

4)实施“名优”培养工程,建立三个计划的“分层递进带教链”,即针对优秀青年教师晋级骨干培养的“星光计划”,针对教学能手晋级学校名师的“支点计划”,针对区内校内名师晋级市级名师的“卓越计划”。

(八)加强生涯指导,关注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进学校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实践,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唤醒自我、发现自我,指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规划自我、发展自我,进而激发内驱力,成就美好人生。工作重点与举措:

1.建设教师生涯成长导师工作机制,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

1)完善生涯导师相关制度,优化导师工作电子手册及相关网络平台。

2)通过教师生涯规划指导研修工作坊,开设讲座与网络微课程,指导生涯导师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及学业指导。

3)继续推进学生生涯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明晰升学路径,做好学涯、生涯规划。

2.强化班主任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依托班主任心理辅导能力提升项目,开发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微课程,指导班主任识别应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强化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及时转介及跟踪随访。

3.协同家庭力量,丰富课程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水平提升。

开发系列家庭教育微课程,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家长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能力。

(九)打造智慧校园,推动创新实践,重构未来教育新生态

围绕“标杆培育校创建”和“智慧校园建设”要求,以信息技术现代化和生活化为出发点,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开辟工作新路径,力求新突破。以学校大修为契机,着力提升创新实验室能级,以创新实验室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项目和科创实践活动。工作重点与举措:

1.发挥“标杆培育校”溢出效益,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

依托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创建,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推进教与学的方式及学生评价方式等相关因素变革。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营造“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环境,提升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益。

1)启动学校数字画像建设及应用工作项目、学校智能教育教学应用工作项目。继续推进基于极课大数据的精准教学与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基于网班平台的线上教学,推进“易班”德育社区建设。

2)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细化落实清单,强化项目实施,进一步推进基于“选择教育”办学理念下管理平台的建设。

3)启动人机协同下“2234”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探索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的教学流程再造实践探索,开发智能互联创新实验室集群空间下的“套餐制”课程和教学模式。

2.推进创新实验室升级改造,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级。

以科创类“因趣分群”课程为切入点,依托创新实验室,打造系列化和特色化创新实验精品课程。形成稳定的科创教师团队,推动学生科创类社团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注重科创特长生选苗和育苗,力争实现竞赛获奖面和获奖层次双提高。研制面向学生需求、凸显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常规实验室与创新实验室改造设计方案,为创新人才培育奠定物质基础。

1)在课程建设方面:依托智能空间、创客中心,基于“派眼看数据”、“Python智能处理”课程基础,打造玩转人工智能系列化特色课程;拓展原《创意单片机设计》课程内容,增加物联网模块,形成以“智慧生活”为主题的系列化特色课程。

2)在科创竞赛方面:以学校跨学科工作坊为依托,壮大科创教师团队;规范机器人社团和OM社团活动的运作与管理,组建生物实验社团;梳理科创竞赛项目,挖掘科创特长学生,强化集训培养,提升学生竞赛参与度和获奖层次。

3)在实验室改造方面:广泛征求学科教师需求和意见,形成生物、物理常规实验室和生物创新实验室、工程技术实践中心改造项目建设方案。

(十)筑牢服务意识,坚守工作信条,实现党政服务高品质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坚守“守规矩、讲纪律、遵程序”的工作信条,坚持政治性、政策性,整体统筹、细化分配,通过规范制度、科学管理、创新思路,及时、高效组织协调学校内外综合型事务,更好地适应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工作重点与举措:

1.强化调查研究学习培训,构建学校“大宣传”格局。

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宣传策划组织,大力宣传学校课程教学、学科建设、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科研探索、学科竞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亮点、成果与成效,加强宣传舆论导向,倡导核心价值引导,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高品质发展。

1)整合文、史、哲学科与学生社团资源,加快建设校园文化宣传团队,组建年级学生小记者团,建立部门宣传供稿网络,完善学校宣传组织策划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学校宣传工作采、编、发、评、奖制度。

2)创新宣传形式,整合多平台学校宣传资源,聚焦版块栏目结构、稿件数量质量、供稿即时性与时效性等问题,开展问卷调查,探索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宣传效果的方法、路径。

3)构建学校职能部门工作宣传网络,着力聚焦学校育人方式变革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实践成果、显著成效,全面反映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现状。

2.完善行政服务体制机制,提升党政办公综合服务效能。

1)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行政办公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流程,促进党务校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实现学校党务校务各项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快速适应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2)总结行政管理工作规律与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转变管理观念,发挥创造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安全、保密、高效、便捷的管理平台,实现办公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健全安全、保密、便捷的部门电子台账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移交、编研、登记统计、借阅利用、销毁工作程序与机制,全面、详尽积累反映了学校改革创新、教学管理、运行发展轨迹等方面重要信息资源,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特色创建工作积累丰富素材。

3.树立优良行政服务作风,加强行政服务队伍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开阔视野,不断提升行政服务团队政治觉悟与理论水平,不断增强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及管理能力。

2)强化全局思考观念,培养团队协同意识。推崇同心同德,协同致远的行政办公文化。 

(十一)优化程序管理,增强奉献意识,推进后勤服务优质化

增强后勤管理和服务效能,秉持“主动、靠前、程序、规范”后勤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重大活动及师生生活等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工作重点与举措:

1.明晰大修项目设计责任,高效推进教育环境改造。

协调各设计对接小组,梳理问题清单,统整归类项目需求,精准定责,按照“任务责任化、责任清单化”思路,抓紧落实学校教育环境改造各项工作。

2.加强后勤服务程序建设,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1)加强学校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建设管理,重点加强学校基建工程代理招标、施工准备和安全管理,保证建筑施工安全、优质、高效。

2)坚持“开源节流、减耗增效”理念,做好资金预算、收支业务及经费报销等工作,确保防疫相关物资购买等业务快捷办理;

3)履行物资采购和资产管理规定,做好教育教学一线物资物品的管理、使用和保障工作。

3.加强后勤服务管理保障,建立安全卫生校园环境。

1)重点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校园安全保卫,加强保安人员专门培训和严格管理,强化校园进出人员程序化检查和常态化管理,做好校园安保、消防工作,完善校园技防设施和改进工程,深入开展“护校安园”工作,长效推进学校“安全生产”整改,创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消毒,加强健康培训和宣传教育,推进医教结合及卫生保障工作。

3)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食堂餐饮服务管理,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环境消毒和疫情防控工作;深化 “放心学校食堂”建设,改进食品质量和菜肴花式,提升师生供餐品质。倡导珍惜粮食、推崇厉行节约、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4)调整校园绿化布局和环境整治,做好绿化养护,保持上海市花园单位荣誉。

5)加强维修队伍建设和应急服务管理,全程做好教育教学一线维修服务和应急保障,满足一线师生的学习生活服务需求。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作者(来源):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发布日期:2020-08-31    浏览次数: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2020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020年831日)

 

2020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成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任务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规划、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第一阶段发展目标、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奠基之年。本学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区各级疫情防控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把学校办成上海先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受人尊重的品牌学校。现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智慧选择、卓越发展”的育人目标和“文化润校、人本治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荣校”的发展方略,聚焦三年“发展期”收官,重点谋划三年“生长期”布局,以落实《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为中心,规划“生长期”学校改革发展蓝图,定好总目标,谋好新长效,为学校新一轮发展开好局。丰富和发展“选择教育”内涵,构建“选择教育”新生态,全面深化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内核的育人方式变革,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校,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不断促进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内涵发展;坚持强化设计、精准施策,全力推进学校教育教学高品质、特色化发展。

二、发展目标

学校2020学年第一学期发展目标:

(一)疫情防控战役目标: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压实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学校正常教育秩序。

(二)党的建设发展目标: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落实政治巡察整改意见,全面从严治党,筑牢意识形态防线,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三)教育治理发展目标:丰富与发展“选择教育”内涵,以落实学校《行动纲要》为中心, 立足“需要”组织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构建选择教育新蓝图。

(四)思想道德发展目标:加强党对思想道德教育的全面领导,着力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筑思政教育工作新格局,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部门协作共育机制,建设“知行合一”德育体系。

(五)课程教学发展目标:系统架构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制机制,重构分层分类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训练体系和教学方式,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运作机制,加强学科资源优质化与学科品牌特色化建设,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课程链、教学链、学习链。

(六)队伍建设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干部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强化落实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持续优化教师培养策略,完善体制机制,做大优秀青年教师群体,做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群体,做强具有市区影响力的名师群体。

三、重点工作

(一)科学有序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加强党政统一领导,压实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精准施策,竭力保障正常教学秩序。

(二)重点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深化从严治党,切实履行三大主体责任,把政治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

(三)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理想信念铸魂这一关键,坚持“五育并举”,做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建学校“知行合一”德育体系。

(四)重点聚焦学校发展愿景和师生发展需要,调研和制定学校“生长期”三年发展规划,领悟和践行学校《行动纲要》。

(五)全面深化学校治理能力和机制制度建设,持续优化学校治理结构,有效构建选择教育治理体系与组织文化。

(六)重点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加强年级部全面培养体系构建,强化年级部教育管理责任,实现教育质量再突破。

(七)紧扣学生全面发展价值导向,优化学校课程系统架构,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推进“双新”背景下选择教育新生态的构建与实践。

(八)重点落实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教师培养策略,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建设,助推教师智慧成长。

(九)重点实施教学区大修及教育环境改造工程,有序推动基础设施和内涵特色一体化建设。

四、主要工作任务及策略举措

(一)夯实党建基础,强化党的领导,统筹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不断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工作的特点和工作规律。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中小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要求与上海市教委发布的《上海市中小学校和幼儿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开学工作指南(第三版)》,压实学校疫情常态化防控主体责任,坚持人物同防、多病共防,落实“四早”防控措施,坚决守护师生生命安全,坚决保障好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工作重点与举措: 

1.全力落实疫情防控工作,保障特殊时期教育秩序。为科学有序做好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学校根据寄宿制学校疫情防控和学生校园学习生活特点,完善具体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确保人员到位、设备到位、设施到位、物资到位、能力到位、制度落实到位。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组织领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扎实落实联防联控总体要求,“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有序推进学校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

2)强化落实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追踪登记制度、复课证明查验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制度、通风消毒制度、环境卫生检查制度。

3)加强学期开学、国家法定节假日、周末学生返校等重要时间节点教职员工、学生健康状况排摸与管理,实行分流错峰措施,避免人员聚集。

4)利用我校信息标杆校建设优势,精心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教学新模式,保障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5)加强防疫防病知识宣传,及时组织师生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员工卫生消毒技能和应对能力。

6)加强心理疏导,强化家校互动,面向全体师生开展健康指导,强化困难帮扶和人文关怀。

7)筑牢宣传防线,积极利用校园网、微信公众号、各微信群及校园广播电视、板报墙报等媒体,强化疫情防控宣传教育,传播正能量,报道疫情防控典型,做好舆情监测和信息上报。

8)统筹防疫物资,强化办公场所、学习空间、生活区域及校园的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和防控管理,特别是周末留校西藏生和寄宿青年教师的安全卫生保障工作,严格把好校门检测关、师生预防关、食堂卫生关、宿舍消毒关

9)落实防疫工作指南,在宿舍部分楼层设置防控隔离区域和隔离寝室;做好疫情防控物品、常规教育教学物品、师生学习生活物品的物资采购和管理保障工作。

2.深化从严治党各项工作,营造风清气正教育生态。加强党的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积极涵养学校政治生态。

1)坚持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夯实党建主体责任和组织根基,着力构建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效的党建责任体系。

2)进一步落实政治巡察整改意见,在原有已经落实整改与已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把政治巡察整改成果转化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强大动力。

3)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全面落实“三大主体责任”,深化“四责协同”机制建设,有效发挥党组织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4)加强党内政治生活,常态实施“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学习党章党规,树牢宗旨意识,提升党性修养。

5)深化依法治校,认真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遵循集体领导、民主集中、充分酝酿、会议决策的原则,建立规范长效的决策程序和管理制度。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执行“八项规定”,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活动,强化党组织的纪检监察作用,健全学校反腐倡廉管理制度,杜绝腐败违纪问题发生。

(二)坚持选择教育,优化治理结构,促进学校治理体制现代化

倡导“乐群笃学,协同致远”的学校精神,坚定办学理想,顺应时代发展,深化学校组织变革和结构治理,不断推进学校文明建设和改革创新。工作重点与举措:

1.推进学校《行动纲要》实施,深化选择教育文化建设。推进选择教育思想与时俱进,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培养师生行动的文化自觉,产生高度的文化自信。

1)传承学校“奋斗、变革、创新”的优秀文化基因,以进取文化、奋斗文化指导行动和激发动力,逐步形成人心相聚、精神相依的文化生态。

2)践行学校《行动纲要》,转变师生的价值观念,优化师生的行为方式,激发师生的内在动力,建立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

2.制定学校改革发展规划,描绘未来目标发展愿景。深化选择教育未来发展研究,基于“十年三步走”发展战略,围绕办学使命,企划改革发展,确立未来愿景。

1)立足组织结构治理和教育要素融合,积极总结《选择成就发展——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7—2020)》实施成效,深入评估第一步“发展期”建设成果,通过价值内省实现品质提升。

2)聚焦学校发展需要和机制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学校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调研,以落实《行动纲要》为中心,重点谋划 “生长期”发展规划(2020.9-2023.7)布局,规划学校改革发展蓝图,不断塑造先进文化、发展教育特色。

3.推动学校组织文化变革,促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持续探索选择教育的文化内涵和实施形态,深化治理改革创新,探索建立高品质的组织结构、文化结构,有效构建选择教育的组织文化和治理体系。

1)立足育人方式变革完善组织文化,聚焦学校发展需求,优化制度机制,打造“法规为准则、需求为导向”的治理文化,努力推进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学校生命体的组织活力和健康生态。

2)推进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教代会监督作用和工会桥梁纽带作用;建立民主政治、民主制度,保障师生合法权益,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4. 深化学校行政机构改革,提升学校现代治理水平。深化学校治理体制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和岗位设置,进一步深化扁平化、分布式、制衡型管理方式,促进管理形式向人本化、精细化及去中心化、小组织化方向发展。

1)不断完善学校运行机理,落实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推进分布式组织和责权利匹配,强化分权制衡与双线监督,增强组织结构活力和制度机制优势。

2)促进德才兼备的干部脱颖而出,打造适应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持续发展的管理服务队伍。

(三)做强思政教育,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相关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理想信念铸魂这一关键,大力传承晋元文化传统,弘扬学校精神,结合新一轮机构改革发展思路与目标设定,在深入调研,充分交流,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逐步整合优化学校德育工作,不断丰富育人途径、创新育人模式,锻造育人品牌,推动“选择教育”理念学校德育体系的完善与提升,进一步凸显晋元爱国底色,塑造晋元人特色鲜明的集体人格。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工作重点与举措: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筑学校思政教育新格局。

加强党对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上海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学校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构筑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新格局。结合2020年下半年重大纪念主题,切实推进“四史”学习教育,在师生中形成学习热潮,提升国家意识、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信。10月开展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主题教育;11月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主题教育;12月开展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主题教育。

2.聚焦学校德育协作机制研究,强化“知行合一”德育体系建设。

开展新一轮学校机构改革背景下思政教育处与年级部、发展研究院等部门的协作机制研究,针对完善“选择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德育体系的目标,全面梳理近三年学校德育工作,深入年级师生开展调查研究和交流探讨,广泛听取意见,科学论证,针对问题瓶颈,进行改革创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与相关制度,努力提升工作绩效。

3.启动主题教育序列化实践研究,创新思想道德教育新形式。

加强与级部德育工作有效整合,以2020届为试点,结合往届各年级有益经验,积极开展高中学段主题教育序列化研究,同时借助校外专业力量开发德育教育资源,在实践中优化模式,开展教育反思和成效评估。

4.探索学校劳动教育板块建构,保障协同育人有效实施。

结合晋元相关工作基础和资源,融合高中生志愿服务项目、生涯规划教育和晋元微、群、专项课程,开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推进劳动教育板块构建。力求使学生在从事志愿服务前,可在校接受相关劳动技能岗前培训,如图书馆业务、弱势群体心理沟通技巧、展馆讲解、保洁工作技能等等。

5.发挥共青团生力军积极作用,培养新时代青年责任担当。

根据“青马工程”三级培养具体要求,制定本校“青马工程”培养方案和计划,深入推进“青马工程”青年培养工作。按照“党校学员领头讲、团干部带头学、三级联动全覆盖”的思路,将线上“青年大学习”学习平台与线下“四史”学习小组相结合,发动学生团员和青年团员教师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强调“选择教育”理念下的仪式教育,探索项目招投标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做好主题升旗仪式策划、组织与实施。

6.办好晋元艺术节、体育节,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依据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年度重大主题,认真组织2020晋元体育节、艺术节等节庆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

(四)变革育人方式,构建级部全面培养体系,实现教育质量再突破

丰富和发展“选择教育”思想内涵,构建“选择教育”新生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制订级部三年发展规划,通过顶层设计与规划有序执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以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出发点,以人才发展需求和高校招生要求为立足点,加强级部教育问题调研和对策研究,切实推进级部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和方式方法变革,通过打破扁平化管理下各级部原有工作壁垒,建立纵向勾连,提升学校新组织架构下级部管理效能,推进学校育人方式转变。工作重点与举措:

1.推动育人方式变革研究,提高级部教育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级部核心管理团队、学科备课组、班主任队伍、分布式领导项目团队、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等团队管理作用,保障年级思政教育、道德素养、课程实施、教学质量、制度建设、学生个性发展及各项常规管理的抓实落地。

1)建立级部主任及副主任定期研讨会务制度。

2)通过级部核心成员参与跨年级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备课组跨年级教研、组织级部联谊或团建活动等方式打破管理沟通壁垒。

3)建立健全级部管理制度机制,推动级部管理优秀经验传承发展。

2.强化级部教育管理责任,提升级部教育教学质量。

深入开展级部教育教学调研,根据学生发展水平落实人性化、差异化教育,贴近学生学习需求,推进多样化、个性化教学,不断提升级部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品质化。

1)开展年级、班级及学科的教育教学调研,努力走进班级、深入课堂、贴近学生,深入研究教育现状和教学问题,强化学情分析和策略改进,针对学生的不同起点、多元需求和个性特征,积极实施差异化、多样化和个别化教育。

2)优化学生选科、选层、选类、选群的组织领导,推进合格考、等级考、高考及学科竞赛的指导服务,增强课程选择的适切性和志趣能发展的协调性。

3)严格执行学校课程教学计划,强化课程高质量管理与教学常规执行,围绕教学五环节,落实课标要求、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落实课堂规范和教学要求。明确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的质量要求,确定作业和辅导、命题与考试的规范要求,不断深化教学研讨、专题研究活动。

4)落实各年级教育教学侧重点,即高一重点做好差异化教学实践,高二重点促进等级考和语数外的质量提升,高三重点做好复习备考工作,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学业水平。

5)加强命题与评价研究,根据学业质量标准科学设置试题难度、区分度,同时加强数据分析和反馈,为学业质量稳步提升提供决策依据。

6)建立健全级部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制机制,强化常规教学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级部教学质量监管与评价,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效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3.突出立德树人目标导向,推进级部育人文化建设。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年级文化建设为动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承志报国”作为晋元德育的灵魂,以序列化课程作为学校德育的载体,以生活经验课程作为学生德育的路径,全面构建“选择教育”理念下德育课程体系。

1)着眼三年学生发展,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支撑下一以贯之的年级德育体系构建研究。高一聚焦“立志”教育,高二聚焦“励志”教育,高三聚焦“笃志”教育,最终引导学生立大志,存长志,刻苦奋斗,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矢志笃行。

2)全面构建“选择教育”理念下德育课程体系。注重道德认知、道德认同、道德内化的有机统一。围绕理想信念、人生发展、心理健康、团队精神等主题,设计序列化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拼搏精神、学法指导、时间管理、品格培养等教育,启发学生与自我对话,与名人对话,与社会对话,塑造人生梦想,成就最好的自我。

3)重点关注班集体育人环境建设,不断启发师生开展对班集体建设的哲学思考,引导师生构建个性化的班级发展目标与愿景,形成指导班级实现目标愿景的路径、措施以及激励机制。通过强化级部结构中“班集体”要素的建设,形成年级部良好的教风学风班风,为级部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4)推进日常行规教育管理,促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组织学生开展学校《行动纲要》的学习讨论和实施践行活动,明确“礼为先、行优雅,心至诚、性儒雅,情致远、趣高雅”,做到“知自主、会选择,讲自立、善规划,懂自强、增才干”,促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推进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水平。

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引导学生明确自我发展目标,不断优化卓越发展育人环境,推动学生立足学业、全面发展。

1)推进教育目标管理。积极把握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命题形式、教学难度深度,统筹年级教学进度与训练方式,着力推进面向全体的课堂教学和针对个体的差异辅导,全力落实抓教学、抓训练、抓辅导、抓资优、抓临界、抓底部等各项工作,有效深化分布式项目领导与学习共同体建设,全面提升各年级,特别是等级考年级、毕业年级的教育教学质量。

2)结合年级优嘉计划、思维训练计划、竞赛培优计划,加强学生学习团队建设,进一步促进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方式,同时积极探索资优学生系统培养的策略、方法、路径。

3)分析学生学涯职涯生涯规划的愿望与需求、现状与能力,重点推动学生围绕高中三年学涯发展进行展望规划,建立每位学生适切的高中成长目标和发展规划,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和抉择能力,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健康成长。

4)落实高招策略指导,指导学生认真研究高招综招信息,全面掌握高考动态和考试要求,明确自身考试目标和报考目标,同时加强专家讲座和学校专题的引领指导,推动年级宣讲和家校互动的鼓励助力,积极落实跟踪辅导,有效强化专业匹配;积极落实面试指导,有效组织模拟面试,不断增强学生应考应变能力。

5.加强级部教师团队建设,推动协同文化深入人心。

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强化级部团队协同文化建设,增强教师队伍凝聚力。

1)加强级部核心团队、教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分布式项目领导团队和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建设,鼓励教师深入到教室、宿舍,在与学生深入交流中发现亮点和深层问题。充分发挥核心团队集体智慧、凝聚效应,联合一切力量带动级部师生,共同探索突破口、寻求增长点,努力提升级部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2)建立年级部教师双向聘任制,赋予级部聘任教师的权力的同时要求级部承担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义务。加强备课组师徒带教指导,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为青年教师“搭平台”、“提目标”、“供资源”。

3)加强备课组教学团队建设,完善走课、听课与集体备课机制,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围绕教学五环节,落实课标要求、教学进度和目标检测,落实课堂规范和教学要求,明确备课与上课、听课与评课的质量要求,确定作业和辅导、命题与考试的规范要求,深化教学研讨、专题研究活动。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强化级部对班主任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倡导班级管理资源共享,以常规日常管理与班级主题教育为抓手,围绕班级教学共同体和学习共同体建设,加强班风学风建设,整体提升班主任班级教育管理水平。

5)推进级部教师评估活动,树立优质教育教学典型,通过师徒带教、教师发展共同体建设,不断促进教师道德境界、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

6)总结推广级部分布式项目领导和班级学习共同体建设成果,启动“优等生发展指导”、“学生生涯规划导师制”研究性课题及社会实践”、“走班规范管理及课堂质量保障”、“阳光作业设计及周末学习计划制定”、“过程性评价平台建设及实施”五个分布式领导管理项目,进一步简政放权,充分挖掘分布式领导管理团队主导性和主动性,加强其与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等不同层面的协作,探索参与级部走班教学组织管理和学生自主教育管理新路径。

6.优化西藏级部教育形态,促进西藏学生健康成长。

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中心,根据内地西藏班管理办法精神,加强西藏班的思想政治教育,强化核心价值和思想引领,推进西藏班特色课程建设,丰富西藏部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制定学校西藏班思想政治、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方案,推进“四个认同”教育活动系列化。通过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常态化,使民族团结思想真正融入西藏班学生包括本部学生的血脉,成为全校学生共有的精神家园。

2)加强西藏生政治思想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教育方式和实践途径,增进西藏生爱党爱国热情、祖国统一意识和民族团结情怀。

3)组织西藏学生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讲座,开展党员教师与西藏生结对共建,以党员教师自身形象感染引领学生发展,增强西藏生的道德体验和文化认同。

4)科学制订西藏部课程计划,推进西藏部教学教研活动,加强西藏班特色课程开发,逐步编制适合西藏部学生的导学案,推进衔接段课程和特色课程教学,优化西藏生教育策略和教学方式。

5)落实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原则,在优化混合走班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探索优秀藏族学生转入级部平行班学习的制度和保障机制,同时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时间,加强西藏生个别答疑辅导,从而夯实基础,保障学习效果。

6)推进汉藏班级师生联谊联建活动,传承和弘扬汉藏民族优秀文化;加强西藏特色文化建设,提升西藏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

7)丰富西藏部课余文化生活,推进周末艺体课程与社团文化课程,组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网上研学与文化观摩活动,拓展西藏生文化视野,培养人文素养

8)进一步加强西藏部各项管理制度建设,在推进西藏部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开展自主管理的过程中,强化学习要求和行规管理,落实生活服务和安全保障,不断提高西藏生的学习质量和生活品质。

9)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建立西藏部安全管理和稳定发展机制,完善西藏部教育教学秩序,促进西藏部和谐稳定发展和持续有序发展。

(五)坚守学校育人目标,创新教育生态,提升现代学校教育品质

围绕学校“智慧选择、卓越发展”的育人目标,发挥“乐群笃学,协同致远”文化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选择教育”思想内涵,通过构建“选择教育”新生态,推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引导学生成为当下及未来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做到人人都能出彩,人人都能享受美好生活和学习,最终获得卓越发展。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拓展与提升学校发展视野与境界,提升现代学校的教育品质和办学品位。工作重点与举措:

1.立足“需要”,组织制定三年发展规划,构建选择教育新蓝图。

以学校《行动纲要》作为指导性行动指南,加强顶层框架设计,基于学生发展需要、教师发展需要、学校发展需要,在总结“发展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访谈、问卷、调研,分析寻找发展方向,共同研讨形成“生长期”发展规划(2020.9-2023.7)。

1)着眼丰富学生发展培育形式,为学生提供系列化的资源、活动,引导学生明晰未来发展目标,帮助学生挖掘学习潜能,激活优势智能,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启蒙学生的社会思维、实践能力,围绕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增强学生自主发展水平。

2)围绕学生全面发展目标,系统架构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体制机制,明确学生培育的策略、方法、路径,通过建立制度与推动制度的协调运作,形成稳定的教育过程,有效提升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新性学力。

3)推进新三年规划文本解读,通过分层组织学习、研讨规划,引导教师全面领会规划思想与价值取向,清晰发展目标,把握主要任务与举措,为后续有效实施规划,切实落实发展目标做好基础性工作。

2. 依托“双新”示范校创建项目,催生选择教育新生态。

紧扣新课程、新教材改革要求,以《“双新”背景下选择教育新生态的构建与实践》项目为载体,高质量地重构各学科分层、分类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训练体系和教学方式,凸显设计的整体性、结构性和有序性。  研制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课程链,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索形成促进个性化学习的教学链;探索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学习策略,形成学生的学习链。积极推进“双新”实验,探索育人方式改革,构建教育新生态。

1)组建课程开发共同体,设计 “课程开发指南”,理顺学生发展的课程链,明确群课、微课、专项课功能定位,保障开发课程要素的清晰、完备。

2)建立体制机制,理顺课程链,打通微课、群课、专项课之间壁垒,理顺学生兴趣、志趣、乐趣、情趣的通道;探索群课、专项课的管理制度和运作模式,加强课程管理评价。

3)设计系列评价制度,实现对开发课程的论证、筛选、优化。

4)制订学校课程手册,引导学生在选择教育理念下构建符合自己志趣能协调发展的学习链。

3. 开展“三新”研究实践,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运作机制。

1)厘清“三因”课程与国家课程之间的关系,探索勾连、对接的策略、方法、路径。

2)推进“基于新课标的教学设计”与“基于新课标的评价设计”的系统研究。

3)依托“导学手册”与“学校课程标准执行纲要”研发,推动基础性课程校本化实施。

4. 推进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效能。

1)基于单元教学设计视角,重点开展基于知识理解的单元教学,积极探索基于问题解决的单元教学,建立问题化的教学设计和项目化的学习活动。

2)以“二二三四”教学模式研究为抓手,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让“二二三四”教学实践扎根课堂,形成晋元的课堂教学生态。

3)加强“基于课标的评价设计”研究,提升学校课程实施效能。基于新课标,围绕新高考综合改革要求,加强“评价设计”,发挥其导向作用。

4)推进新教材试行学科的导学手册编写和旧教材沿用学科的题组设计工作。

5.推动课程架构系统规划,打造学科建设优质化、特色化。

坚持选择教育核心理念,促进各学科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在保持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培养学科特色,加强品牌建设。以“高质量,见实效”为目标,推进学科质量建设研究;以“对课标,优质化”为目标,推进学科资源建设研究;以“专题化、强特色”为目标,推进学科组教研建设的研究。

1)语文学科

一是优化重构师资队伍,完善帮教制度,加强师徒结对工作,制定青年教师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目标激励机制,搭建展示平台,创设青年教师成长空间,为学科可持续发展蓄才。

二是甄选培养学科骨干,组建带教、赛课、科研、竞赛指导、学科德育活动等系列特色团队,推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三是开展“三新”研究,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开发,建立健全《语文组学科规范要求》、《语文组课程过程评价制度》等学科制度,规范学科教学行为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

四是规范备课组集体备课,关注“五个突出”,即突出主题主备,突出大单元备课和知识模块备课、突出落实校2234的教学策略,突出备学级情班情生情、突出经验共享。

2)数学学科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提高随堂课的质量效益。加强课堂教学常规督导,建立质量监督机制,落实备课组长教学质量主体责任,加强学科组内管理、评价与考核。

二是精心设计数学作业,加强难度控制,勇于扬弃偏题难题,作业管理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指导学生做好错题整理和错题回放,利用周末作业开展错题变式训练。

三是建立数学学科考试制度,做到以学定考。建立实施章节过关测试制度,夯实学生基本题型、经典题型。掌握基础,抓好细节,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是提升学法指导的针对性,关注初高中数学学习衔接、数学竞赛辅导、数学学科培优育苗,力争在学科竞赛和高考高分数段中有所突破。

3)英语学科

一是邀请上教版教材编写专家开展教材设计理念、实施建议等内容的专题讲座。在研讨与实践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新教材的校本课程执行纲要、导学手册。

二是积极探索“双新”背景下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同课异构单元整体备课展示等形式,围绕新教材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内容开展主题教研。

三是加大校际间的常态沟通交流,积极创设平台开展基于新教材的教学展示、研讨,拟分年级开展“单元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高一为“基于新教材的单元教学设计”;高二为“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词汇和阅读专项教学设计”;高三为“基于高三第一轮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

四是在“双新”背景下继续推进基于单元的教学设计,力争在单元教材教法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作业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单元资源设计等方面进行持续探索,为构建校本特色的单元教学体系起好步。

五是启动学科教研组分布式项目,组建项目团队,拟成立 “英语学科学生主题系列活动设计与开发”、“英语学科‘微课‘群课’设计与开发”、“英语学科‘竞赛与培优’系列课程设计与开发”、“英语学科国际文化交流实践探索”四个项目组,探索学科建设新模式。

4)文科综合学科

一是以学习评价精准化为导向,编制政治、历史学科部编教材必修部分导学案与选择性必修部分导学案,关注知识要点问题化、知识体系结构化,边使用、边优化、边修订。

二是根据新课标、新教材的变化,对标知识点,在排摸知识点的基础上创设材料情境,启动配套练习资源的建设。

三是积累优秀教学案例,结合第三届“华童杯”和教学展示活动,实现教案、案例成果转化。

四是整合学科资源,组建开发团队,探索协同开发跨学科微课群课路径。

5)理科综合学科

一是组织理科学科组开展组内调研与团队研讨,制定理综学科组三年规划。

二是认真学习语文等学科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开发经验,构思研制导学手册开发指南。

三是以学生个性化发展导向,加强拓展视野、提升能力的竞赛课和培优课资源建设与实施,提升学生发展显性化成果(竞赛获奖、研究课题等)数量、含金量。

四是继续推进网上走班课程建设,为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丰富资源。

6)综合学科

一是高级职称教师打造精品示范教学课,骨干教师打造个性化特色课程。

二是加强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利用可视化学习分析工具跟踪学生学习力的变化,开展基于纸笔测试、课题答辩、科技竞赛等形式落实学分绩点的总结性评价试点。

三是通过备课组牵头,年级部协同,落实好各项科技、艺术和体育类竞赛活动。

四是通过体育人才学习训练生活化和竞赛常态化,提高竞技水平,推动我校游泳、网球、排球重点项目品牌建设,提升学校体育“一条龙”品牌项目质量。

五是落实合唱、舞蹈、管乐、油画棒、陶艺、版画、设计等课程培养目标与专项课的对接路径。强化学校艺术教育、美育发展评估,推进艺术课程资源的区域共享。

(六)依托项目引领改革,催动创新实践,提升教育科研强校效能

学校积极加强选择教育理念下的课程改革、教学创新等研究,努力发挥科研在促进改革发展、提质增效中的作用。工作重点与举措:

1. 加强科研项目引领,丰富教育研究领域。

1)继续推进市级科研项目《基于环境建设的高中生学习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和党建课题《提高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研究》项目研究。聚焦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创建科研共同体,为科研提供有力支撑,促使项目研究不断升值。

2)加大对区级科研课题管理力度,认真做好35项区级课题的指导与服务工作,包括重点课题、成果推广课题、一般课题以及个人课题的开题、中期、结题工作,帮助主持人优化和完善相关研究,梳理和形成相关研究机制,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研究的领域。

2. 完善挑战性项目研究,促进教育科研融合。

1)优化研究策略与方向,提倡项目跟学校的发展结合,“小项目”、“小专题”、“小课题”做出大研究,提倡挑战性项目与教师教育教学与管理相结合,教、学、研融为一体,推动持续研究,深度研究。

2)优化和创新挑战性项目研究机制,将学校大项目分解形成挑战性项目分课题和子课题,设置挑战性重点项目。

3)设置研究共同体和领衔人,形成教学管理、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学生心理、信息技术建设等系列研究。

4)针对学校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痛点,设置挑战性一般项目,以解决问题、形成经验为目标推进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证性。

(七)落实顶层设计,优化培养策略,助推教师智慧成长

深入贯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落实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顶层设计,不断优化教师培养策略,完善体制机制,做大优秀青年教师群体,做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群体,做强具有市区影响力的名师群体。工作重点与举措:

1. 聚焦教师“四维”系统培养,提升研训项目管理质效。

1)立足一线教育教学实际,建构学期校本研训课程体系,提升校本研训适切性。

2)认真落实各级研训计划,创新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工作机制,开展培训跟踪反馈,提升教师各级培训质效。

2. 强化教师“四阶”梯队建设,搭建教师个性化发展平台。

1)健全完善学校教师梯队发展制度及评价考核机制,制定《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及竞优考核办法》、《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考核办法》、《校名师评定及考核办法》等。

2)指导教师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提升教师自我诊断与自主发展规划的能力,研制教师专业成长电子档案。

3)建设梯队发展研修平台。针对“三新”教师(新进应届毕业生、新高三教师、新班主任),持续推进“可选带教任务”的师徒带教活动;针对青年教师,持续推进“可选阅读书目”和“可选突破方向”的青年教师学术沙龙;针对骨干教师,持续推进“可选研究项目”的专业发展共同体;针对名优教师,持续推进“可选展示主题”的名优教师展示等。

4)实施“名优”培养工程,建立三个计划的“分层递进带教链”,即针对优秀青年教师晋级骨干培养的“星光计划”,针对教学能手晋级学校名师的“支点计划”,针对区内校内名师晋级市级名师的“卓越计划”。

(八)加强生涯指导,关注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进学校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实践,帮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唤醒自我、发现自我,指导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规划自我、发展自我,进而激发内驱力,成就美好人生。工作重点与举措:

1.建设教师生涯成长导师工作机制,加强学生生涯发展指导。

1)完善生涯导师相关制度,优化导师工作电子手册及相关网络平台。

2)通过教师生涯规划指导研修工作坊,开设讲座与网络微课程,指导生涯导师做好学生生涯规划及学业指导。

3)继续推进学生生涯实践体验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明晰升学路径,做好学涯、生涯规划。

2.强化班主任心理辅导队伍建设,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依托班主任心理辅导能力提升项目,开发高中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微课程,指导班主任识别应对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强化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流程,及时转介及跟踪随访。

3.协同家庭力量,丰富课程资源,推进家庭教育水平提升。

开发系列家庭教育微课程,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提升家长指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的能力。

(九)打造智慧校园,推动创新实践,重构未来教育新生态

围绕“标杆培育校创建”和“智慧校园建设”要求,以信息技术现代化和生活化为出发点,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工作任务,开辟工作新路径,力求新突破。以学校大修为契机,着力提升创新实验室能级,以创新实验室课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实验项目和科创实践活动。工作重点与举措:

1.发挥“标杆培育校”溢出效益,提升智慧校园建设水平。

依托教育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创建,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服务的典型途径。推进教与学的方式及学生评价方式等相关因素变革。推进智慧校园建设,营造“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环境,提升教与学的质量与效益。

1)启动学校数字画像建设及应用工作项目、学校智能教育教学应用工作项目。继续推进基于极课大数据的精准教学与基于智慧课堂的教与学实践。进一步完善基于网班平台的线上教学,推进“易班”德育社区建设。

2)完善智慧校园建设方案,细化落实清单,强化项目实施,进一步推进基于“选择教育”办学理念下管理平台的建设。

3)启动人机协同下“2234”课堂教学范式研究探索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背景下的教学流程再造实践探索,开发智能互联创新实验室集群空间下的“套餐制”课程和教学模式。

2.推进创新实验室升级改造,提升创新型人才培养能级。

以科创类“因趣分群”课程为切入点,依托创新实验室,打造系列化和特色化创新实验精品课程。形成稳定的科创教师团队,推动学生科创类社团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管理,注重科创特长生选苗和育苗,力争实现竞赛获奖面和获奖层次双提高。研制面向学生需求、凸显学校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常规实验室与创新实验室改造设计方案,为创新人才培育奠定物质基础。

1)在课程建设方面:依托智能空间、创客中心,基于“派眼看数据”、“Python智能处理”课程基础,打造玩转人工智能系列化特色课程;拓展原《创意单片机设计》课程内容,增加物联网模块,形成以“智慧生活”为主题的系列化特色课程。

2)在科创竞赛方面:以学校跨学科工作坊为依托,壮大科创教师团队;规范机器人社团和OM社团活动的运作与管理,组建生物实验社团;梳理科创竞赛项目,挖掘科创特长学生,强化集训培养,提升学生竞赛参与度和获奖层次。

3)在实验室改造方面:广泛征求学科教师需求和意见,形成生物、物理常规实验室和生物创新实验室、工程技术实践中心改造项目建设方案。

(十)筑牢服务意识,坚守工作信条,实现党政服务高品质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坚守“守规矩、讲纪律、遵程序”的工作信条,坚持政治性、政策性,整体统筹、细化分配,通过规范制度、科学管理、创新思路,及时、高效组织协调学校内外综合型事务,更好地适应学校改革发展需要。工作重点与举措:

1.强化调查研究学习培训,构建学校“大宣传”格局。

提高政治站位,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做好宣传策划组织,大力宣传学校课程教学、学科建设、思政教育、主题活动、科研探索、学科竞赛、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亮点、成果与成效,加强宣传舆论导向,倡导核心价值引导,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高品质发展。

1)整合文、史、哲学科与学生社团资源,加快建设校园文化宣传团队,组建年级学生小记者团,建立部门宣传供稿网络,完善学校宣传组织策划体制机制,初步形成学校宣传工作采、编、发、评、奖制度。

2)创新宣传形式,整合多平台学校宣传资源,聚焦版块栏目结构、稿件数量质量、供稿即时性与时效性等问题,开展问卷调查,探索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宣传效果的方法、路径。

3)构建学校职能部门工作宣传网络,着力聚焦学校育人方式变革与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实践成果、显著成效,全面反映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现状。

2.完善行政服务体制机制,提升党政办公综合服务效能。

1)与时俱进,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完善学校行政办公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流程,促进党务校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高效化,实现学校党务校务各项管理服务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快速适应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

2)总结行政管理工作规律与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转变管理观念,发挥创造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出安全、保密、高效、便捷的管理平台,实现办公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健全安全、保密、便捷的部门电子台账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移交、编研、登记统计、借阅利用、销毁工作程序与机制,全面、详尽积累反映了学校改革创新、教学管理、运行发展轨迹等方面重要信息资源,为学校文明校园创建与市依法治校示范校等特色创建工作积累丰富素材。

3.树立优良行政服务作风,加强行政服务队伍建设。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开展业务学习培训,开阔视野,不断提升行政服务团队政治觉悟与理论水平,不断增强专业知识、职业素养及管理能力。

2)强化全局思考观念,培养团队协同意识。推崇同心同德,协同致远的行政办公文化。 

(十一)优化程序管理,增强奉献意识,推进后勤服务优质化

增强后勤管理和服务效能,秉持“主动、靠前、程序、规范”后勤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教育教学、重大活动及师生生活等后勤保障服务水平。工作重点与举措:

1.明晰大修项目设计责任,高效推进教育环境改造。

协调各设计对接小组,梳理问题清单,统整归类项目需求,精准定责,按照“任务责任化、责任清单化”思路,抓紧落实学校教育环境改造各项工作。

2.加强后勤服务程序建设,保障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1)加强学校基础设施、校园环境建设管理,重点加强学校基建工程代理招标、施工准备和安全管理,保证建筑施工安全、优质、高效。

2)坚持“开源节流、减耗增效”理念,做好资金预算、收支业务及经费报销等工作,确保防疫相关物资购买等业务快捷办理;

3)履行物资采购和资产管理规定,做好教育教学一线物资物品的管理、使用和保障工作。

3.加强后勤服务管理保障,建立安全卫生校园环境。

1)重点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校园安全保卫,加强保安人员专门培训和严格管理,强化校园进出人员程序化检查和常态化管理,做好校园安保、消防工作,完善校园技防设施和改进工程,深入开展“护校安园”工作,长效推进学校“安全生产”整改,创建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2)加强疫情防控和安全消毒,加强健康培训和宣传教育,推进医教结合及卫生保障工作。

3)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食堂餐饮服务管理,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环境消毒和疫情防控工作;深化 “放心学校食堂”建设,改进食品质量和菜肴花式,提升师生供餐品质。倡导珍惜粮食、推崇厉行节约、践行光盘行动,杜绝餐桌上的浪费。

4)调整校园绿化布局和环境整治,做好绿化养护,保持上海市花园单位荣誉。

5)加强维修队伍建设和应急服务管理,全程做好教育教学一线维修服务和应急保障,满足一线师生的学习生活服务需求。

版权所有 ©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Shanghai Jinyuan High School 沪ICP备10038133号 技术支持:上海时光基业软件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地址:上海市新村路2169号
沪公网安备3101070200640号
沪ICP备100381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