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法治教育优秀教案
来源: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法治教育优秀教案设计样表

 

学校名称:(盖章)______________       学科:__思想政治______

课题名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设计教师:管云峰

手机号码:

教学对象:高二

课时:1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

课题的设定

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道路、基本特征与实际需求,凝练而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念的集中体现。在课程标准(2017版)中有如下的相关内容要求:

1.简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就;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搜集材料,阐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基本要求。

3.列举事例,阐明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意义。

因此。本节课的课题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紧紧围绕课程标准进行本节课的设计。

学习内容的选择

在学习内容尚,选择了上教版高二政治常识教材第三课“民主政治 依法治国”中的相关内容,如社会主义法制及其基本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等;同时也涉及到高一经济经济常识第七课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相关内容。

这节课的价值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引领学生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进而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制度认同、理论认同、道路认同和文化认同。

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

2.理解法治的意义,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通过基于真实情境的议题探究,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迁移课本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引领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坚定法治信仰,引领学生崇尚法治、厉行法治、捍卫法治。

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发展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的理想信念;增强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有助于他们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主体是高二学生,他们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教材,完成对基本知识的建构,如通过阅读书本,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总目标、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等核心知识。

在知识和能力储备上,学生已经系统学习过经济常识和哲学常识,掌握了基本的经济知识的辨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所以对课堂上设置的经济领域情境感觉不陌生,能够用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联系的观点去分析和处理问题。

此外,我校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有电视、网络等,他们个性张扬、自主、乐于探索、独立分析能力强,并敢于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的“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等理念,开展议题式教学。

1.基于目标,科学确定教学议题,以“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为主议题。

2.围绕议题,精心创设教学情境,选择2018年热点案例“网店店主代购逃税被判10年”创设了系列情境,提出“量刑是否合理?”、“严格执法等同于从重处罚吗?”、“面对店主的上诉,假如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判决?”、“《中华人民共和国电 子商务法》的颁布实施,会导致代购行业消亡还是让代购行业发展有章可循?”、“面对亲戚的代购请求,你认为应该帮忙还是应该直接拒绝?”等一系列子议题。

3.借助情境,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1)通过设置实证性议题(“量刑是否合理?”、“面对店主的上诉,假如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判决?”)培养学生通过搜集信息,进行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达成基本共识。

2)通过设置思辨性议题(“严格执法等同于从重处罚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 子商务法》的颁布实施,会导致代购行业消亡还是让代购行业发展有章可循?”)帮助学生澄清认识、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3)通过设置两难性议题(“面对亲戚的代购请求,你认为应该帮忙还是应该直接拒绝?”)激起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让学生在冲突中思考、辨别、选择,形成正确价值导向。

本节课通过议题式教学策略,以当下社会热点话题为议题,帮助学生将生活逻辑与学科逻辑紧密结合,将国家法治建设与学生当下及未来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议题讨论的过程中,习得学科知识,并培养学生的优良思维能力与品质,使之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法治观念,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须简要说明确定重点和难点的依据)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思维是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它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法治思维直接影响了政治、经济、社会管理和日常生活决策行为的正当性、合法性。所以是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坚定法治信仰,引领学生崇尚法治、厉行法治、捍卫法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要靠人去完成, 而人的观念、信仰决定了人的行为。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最难以达到隐性目标,需要一个长期的浸润过程。所以是本课教学难点

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一般为2000字以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形式完成教材内容的整理。

预习教材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完成知识建构。

 

【播放视频剪辑】(17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2)我国法治建设历程

【导入新课】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观看视频,思考:法治的重要作用?

 

通过视频感受,体会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择优展示课前部分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

交流课前完成的思维导图,并进行修改。

在课前预习基础上,完善知识体系。

【情境展示1

《代购有风险,重者可坐牢》

游燕是一名淘宝店主,在2013年开了一家叫“TSHOW进口女装店的淘宝店,主要销售从香港代购回来的高档服装,自此开始通过快递邮寄、雇请水客偷带及自行携带的方式走私货物进境,以牟取暴利。

经统计,游燕走私的商品总价值超过1000万元,逃税总额超过300多万元。

游燕一审被判了有期徒刑10年,并罚款550万元。

【课堂探究,讨论议题】

1.这个量刑是否合理?

2.严格执法等同于从重处罚吗?

通过设置真实情境,引发出真实问题,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学生在探讨、质疑、批判“严格执法等同于从重处罚吗”这 一议题的过程中,理解什么是执法必严,懂得严格执法的重要性,提升核心素养。

【情境展示2

游燕本人不服判决, 她进行了上诉,由广东省髙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

【课堂探究,讨论议题】

假如你是法官,你该怎么判决?

(探究后教师告知学生广东省髙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并请学生谈感受。)

通过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进行自主判断、教师引导,加深对司法公正及其重 要性的理解,增强学生法治意 识、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最终实现价值引领入脑、入心、入行。

【情境展示3

2019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从事跨境电子商务,需要取得采购国和中国双方的营业执照,还要依法足额纳税。

有人担心,代购这个行业看来真的要消亡了,一不小心面临的不仅是巨额罚款,还可能是牢狱之灾。

也有人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实施正是让代购行业有法可依,会加速行业发展,让代购行为更有章可循。

【课堂探究,讨论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 子商务法》的颁布实施,会导致代购行业消亡还是让代购行业发展有章可循?

通过设置两个立场相反的观点,使学生在讨论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表达自我观点和倾听他人观点中认识到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在争论中展现思辨能力。

【情境展示4

假期,你们一家三口去国外旅游,亲戚想叫你们代购护肤品和电子产品。

  爸爸妈妈觉得这点小忙如 果不帮的话,亲戚间会闹得不愉快,还可能被亲戚误会故意不肯帮忙。

【课堂探究,讨论议题】

你认为应该帮忙还是应该直接拒绝?

展示现实困惑,让学生有话可说。学生最终在解答现实困惑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认识,加深对全民尊法、守法、用法的认识,法治素养进一步增强。

【课堂小结】规划展望未来,法治助力发展

展望人们在法治国家享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和优美环境的美好前景。

将国家法治建设与学生未来生活结合,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认同。

七、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内涵: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意义:

3.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采用提纲式板书,线索清晰,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和自己认知结构的梳理。)

 

八、学校推荐意见200字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