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教学质量监控制度
来源: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各项制度

 

学校教学质量分析制度

为了加强教师教学的质量意识,促进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素质,特制定教学质量分析制度。

一、教学质量分析的内容

教学质量分析可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进行。

(一)对试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分析

试卷命题范围及内容是否符合课程标准要求,是否紧扣教材与结合实际。要分析试题的难度值,提出对试题梯度,层次的看法。分析试题的效度和信度。试题的效度是考试正确性的重要指标,它主要标明是否正确测出学生实际能力的程度;试题的信度是指考试的可靠性。

(二)对学习目标达成度进行分析

对优秀率、及格率和班学科平均分数线、任教平行班学科平均分数线、年级学科平均分数线进行统计比较。对得分率较高的试题和失分率较高的试题进行统计汇总。对错误类型、原因分析。  

(三)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析

通过数据,确定学生失分较多地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原因。面批班级后五名学生的试卷,分析成绩差的原因,针对学生的不同学情确定补充措施。

(四)对教师教学状况进行分析

总结考试反映出来的教学总体水平及分化情况。对考试所反映出来的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学校各层面质量分析制度

(一)、备课组质量分析制度:

1、单元测验、期中质量监测、期末质量监测等测试是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教师教学内容是否落实的重要途径,故每次测试后必须认真做好书面试卷分析。

2、 期中、期末测试后要如实填写考试成绩统计表,要统计出优秀率、合格率的人数、班级平均分等数据。

3、 要按项目认真分析学生错误情况的原因(必要时也可按题进行正确率统计),总结前一阶段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4、要做好测试的讲评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进一步练习、巩固。

5、要掌握学生理解知识的动态变化。

1)要鼓励成绩在合格和不合格两等第之间的学生,进一步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

2)要重点了解学习成绩的等第不合格学生成绩较差的原因,争取家长配合,开展补差补缺活动。

(二)年级组的质量分析制度:

1、每次测试后,由年级主任负责完成本年级学科考试、质量统计表。

2、由年级主任召集本年级学科组会议。

1)由各科首席教师(备课组长)汇报各班级测试情况。

2)讨论本次测试中各班知识掌握情况,总结前一阶段的教学中成功与不成功之处。

3)商讨如何讲评试卷,设计有针对性的反馈练习。

3、商讨今后教学中的具体改进措施。

(三)学校行政的质量分析制度

1、 每学期定期听取各年级主任汇报年级教学情况,反馈评教评学情况,并有选择的与部分教师个别反馈。

2、校领导要分工参加有关年级组的质量分析会议,与教师一起分析学生掌握知识方面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讲评的要求。

3、校领导要与教师研究今后教学中改进的具体措施。

4、校领导要了解各班级学习的总体情况,与有关老师讨论、分析班级情况,具体落实学生的帮教措施。

三、质量分析的注意事项

1、质量分析要做到言简意赅,不说套话。

2、分析试题完成情况要深刻、具体,不回避问题,尤其要通过分析找出教法、学法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解决;  

3、提出的设想、建议要切实可行,有指导意义。

 

 

 

 

考试管理制度

为了考查学生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及时反馈各学科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为了科学命题,有效命题。就各年级的月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制定考试管理制度。

一、         命题原则及要求:

(一)命题原则

1.                   考试命题要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利于加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正确导向,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要注重考查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要从学科特点出发,适当设置有价值的开放性试题;加强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重视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                   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能力的考查。不出偏,难,怪题;不出学生有的教辅资料上的原题;不出三年内,本校各年级期中,期末考试卷中的原题;不出人为编造似是而非的题目;试题不要太机械,题型要灵活,以利于学生更好的得到全面发展。

4.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和身心发展水平,增加联想社会、接触生活的试题。体现人文关怀,以利于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5.                   题型的配备,试卷结构的设计体现继承与发展相补充的原则。

6.                   试题应突出创新开放,确保科学严谨。试题应注重体现时代性,关注社会热点。

7.                   题目设置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考出自己的水平。

8.                   试题的题量要适中,在充分发挥传统题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使用新题型,要妥善处理各种题型的使用和搭配。

(二)命题要求:

1.                   要相互了解,统一进度。

2.                   不能站在所教班级学情的角度,要从整个学年的高度命题,树立全局观念、学年意识。

3.                   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把握教材。

4.                   要认真研究高考命题方向,提高命题质量。

5.                   试题易、中、难要有合理的比例,要体现试题的区分度。

6.                   审题教师一定要做一遍试卷,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命题教师以确保试题内容的正确性。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要随样卷一同上交教务处。

7.                   英语听力录两份(一份备用)。考前必修要试听,确保听力效果。

8.                   试卷容量必须与考试时间相符。

9.                   考前不得透露有关试卷内容,确保考试的严肃性。

 

二、教师监考要求

为加强学校考试监考管理,树立良好校风、教风、考风,现对教师监考要求如下:

 1.教师应根据学校安排的监考表进行监考,非特殊情况不得擅自调换监考场次、时间。如确实由于工作和特殊事件需要调换监考,须提前一天告知教务处和年级组,经教务处和年级组批准方可调换。

 2.期中(末)考试,教务处会在各个年级的首场考试5分钟,播放“晋元高级中学考场规则”。请首场监考的教师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打开广播,组织学生认真收听广播内容。

 3.教师应提前15分钟(首场监考教师提前20分钟)到教务处拿试卷,领取试卷时要仔细检查试卷科目与份数。教师应提前10分钟到考场组织考试,核对考场学生人数。安排学生把与考试有关的书籍、笔记、练习册放到指定地点,等考生安静后可分发试卷确保准点开考。考卷下发后,要告知学生下发考卷张数,确保学生拿齐了所有试卷。同时要告知学生考试结束时间。

   特别地:高三一模和二模的监考教师要提醒学生检        查条形码是否按要求填写(或粘贴)在指定区域

4.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如看书、看报、睡觉、接打手机等;不得随意离开考场,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考场纪律;教师在考试期间要定时巡查考场,及时警示学生中出现的作弊苗头。如发现有考试违纪和作弊者,应当场停止其答卷,试卷没收作废,并对作弊事实,过程进行记载、作弊学生签字后方可令该学生离场。考试结束后要将作弊事件如实上报年级组和德育处。

5.监考教师发卷后,除对试题印刷不清或分发错误可作公开说明外,对考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予解答、解释、启发或暗示等。

6.考试结束前15分钟允许学生提前交卷。考试结束,监考老师要准时收卷,不得延长考试时间。监考老师收卷后应清点核实卷数与考生人数是否相符;清点后才可让学生离开考场。

7.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应立即将试卷交回教务处,理顺试卷,按要求进行装订,并交给教务处工作人员。

三、教师阅卷要求

量化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确保学生考试成绩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学校制定教师阅卷制度,旨在进一步规范阅卷工作,保证阅卷的公平、公正,提高阅卷质量。

1.凡学校组织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由教务处组织各备课组进行集体流水阅卷。各首席教师为阅卷组长,所有阅卷工作由组长进行具体的流水分工。为确保阅卷工作的严肃性,不允许学生参与阅卷工作。各阅卷组要根据学校的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

2.阅卷必须客观、公正,严格掌握评分标准,认真按评分标准阅卷打分、积分,努力减少差错。教师个人不得擅自改动试卷考分。如有差错,要改考分,须征得阅卷组长同意,并签上姓名。

3、试卷的评阅和成绩评定

①、对同一课程,实行统一地点、统一时间、统一标准、集体评阅、流水作业、全面复核的试卷评阅制度。

②、试卷评阅要依据参考答案或评分要点,保证客观公正。

③、所有试卷都要经过复核,复核签字手续要齐全。复核后,审核人要签字。

④、评阅试卷一律采用加分(记得分)的方式。可以在具体的采分点上标明扣除分数,以指明学生的答题错误,但每道题务必给出得分,书写得分要明确、清晰,与采分点上扣除分数区分开。分数有改动的,要签字负责。

⑤、必须使用红色笔评阅试卷,决不允许使用蓝色、黑色等颜色的笔。

4.阅卷完毕,阅卷组长负责对全年级成绩登分。

5.阅卷费用按照学校规定折合成课时计入当月工资。

 

考试命题及组织要求

一、考试命题要求

为了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期中考试的科学性、实效性;加强对学科教学基本要求、考试命题方向及考点的研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作用,提高教师命题能力及试题质量,此次命题各学科均采用团队命题的方式。具体要求如下:

1.   每个命题团队设组长1人,组员2人。各命题小组在组长带领下确定命题导向、考试内容、考试重点、题型、题量、知识点的覆盖、分值、题目的筛选、难度系数等。

2. 组长负责与被考查年级首席教师沟通考试内容,填写命题双向细目表。组长负责分配命题任务,审题任务。

3. 试卷由命题团队成员共同完成命题及审题工作。组长作最后审核、定稿并提交至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

4. 命题组成员应加强对课程标准、高考评价示例的研究。命题要以各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要利于加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正确导向,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5. 命题要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不出偏,难,怪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从学科特点出发,适当设置有价值的开放性试题;要注重与其他学科间的知识渗透,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

6.试题应是多套试卷合成,题型应与高考试题一致,并保证要有部分题目是原创题或改编题。试题应突出创新开放,确保科学严谨。试题应体现时代性,关注社会热点。题目设置要有一定的区分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考出自己的水平。试题的题量要适中,在充分发挥传统题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使用新题型,要妥善处理各种题型的使用和搭配。命题时要避免近三年的学校期中期末试卷原题,区一模二模试卷原题,高考试卷原题直接出现在试卷上。

 7. 命题结束后,命题团队应根据具体情况总结得失,做好命题资源建设,为后期的命题工作储备材料。

 

二、考试组织要求

1.   高一年级“+3”科目未分科,全员参加考试。

2.   高二年级理,化,政,史科目同时组织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合格与等级考试单独命题。全体学生都需参加合格性考试。生物,地理仅组织等级性考试。

3.   高三年级理,化,政,史学科组织等级性考试。

4.   各学科由命题组长上交试卷。试卷请用U盘复制给夏艳老师

 

晋元高级中学监考工作要求

为加强学校考试监考管理,树立良好校风、教风、考风,现对教师监考要求如下:

 1.教师应根据学校安排的监考表进行监考,非特殊情况不得擅自调换监考场次、时间。如确实由于工作和特殊事件需要调换监考,须提前一天告知教务处和年级组,经教务处和年级组批准方可调换。

 2.教师应提前15分钟到教务处拿试卷,领取试卷时要仔细检查试卷科目与份数。试卷须由本人领取,不得代领。教师应提前10分钟到考场组织考试,核对考场学生人数。安排学生把与考试有关的书籍、笔记、练习册放到指定地点,等考生安静后可分发试卷确保准点开考考卷下发后,要告知学生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及试卷张数,确保学生拿齐所有试卷。

3.教师在监考过程中,不得做与监考无关的事。如看书、看报、玩手机,睡觉、接打电话等;不得随意离开考场,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考场纪律;教师在考试期间要定时巡查考场,及时警示学生中出现的作弊苗头。如发现有考试违纪和作弊者,应当场停止其答卷,试卷没收作废,并对作弊事实,过程进行记载、作弊学生签字后方可令该学生离场。考试结束后要将作弊事件如实上报年级组和德育处。

4.监考教师发卷后,除对试题印刷不清或分发错误可作公开说明外,对考生提出的其他问题不予解答、解释、启发或暗示等。

5.考试结束前15分钟允许学生提前交卷。考试结束,监考老师要准时收卷,不得延长考试时间。监考老师收卷后应清点核实试卷数与考生人数是否相符;清点无误后才可让学生离开考场。

6.考试结束后,监考教师应立即将试卷交回教务处,理顺试卷,按要求进行装订,并交给教务处工作人员并签字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