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党的建设加强主体责任落实 组织建设 正文
1.2020年普陀区教育党建研究课题申报稿
   来源: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附件二:

编号

     

 

 

 

2020年度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党建研究课题申报表

 

 

 

 

 

课题名称: 提高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研究

 

申报单位: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课题主持人:      季洪旭                

 

申报时间:       2020.2.26              

 

 

 

 

 

 

 

 

中共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工作委员会组织科制

 

2020年度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党建研究课题申报表

 

编号:

课题名称

提高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研究

申报人

季洪旭

职务/职称

党总支书记、校长

/中学正高级

申报人单位

晋元高级中学

 

 

办公室电话

 

主要参加人员

 

姓名

年龄

职务

职称

研究专长

1

王华琼

54

党总支副书记

中学高级教师

学校管理

2

邵荣

56

行政服务中心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教育理论

3

陆高原

43

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实践研究

4

戴小民

40

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副主任

中学高级教师

理论研究

5

廖媛媛

33

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主任助理

中学高级教师

理论研究

6

柴光军

50

高三年级党支部书记

中学高级教师

实践研究

7

 

 

 

 

 

8

 

 

 

 

 

9

 

 

 

 

 

10

 

 

 

 

 

11

 

 

 

 

 

12

 

 

 

 

 

研究目的及主攻方向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20191028日至31日,中央政治局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简称: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决定》指出,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管理干部的治理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相关的理论成果丰硕。例如2019年张宇通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上发表《提升领导干部单位治理能力》提出,从提高单位能力、明确单位基本导向、形成单位系统模块等三个方面提升管理干部的单位治理能力。2019年余海岗、段培君在《中国领导科学》发表《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大数据》认为: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大数据方法论做战略决策,并在实践中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推进大数据产业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掌握好大数据规律方法,提高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升数据安全和风险防范意识。2019年张秀山在《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发表《领导干部提升网络社会治理能力的必要性及策略分析》。2020年刘炳香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发表《提高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五个核心要素》指出领导干部治理能力提高的五大核心要素为:站位高、素质优、理念新、路径优、动力足。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管理干部的治理能力是学校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体现,主要包括运用民主集中制作决策抓落实的能力、依法执政能力和坚持党的路线。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就是决定因素。“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落实离不开学校管理干部的治理。新时代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如何,关系到我们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教育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研究内容主要为提升学校领导干部治理的路径以及学校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存在的问题。例如2016年陆先亮在《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论文《高校领导干部治理能力存在问题及提升策略研究》。该文分析高校领导干部治理能力主要存在着治理认知的同质化、治理方法的单一化、治理水平的低效化等现象。针对高校治理存在的这些问题,作者提出,需要通过培育治理观念、营造治理氛围、探索治理实践、构建治理机制等途径来提升治理能力。2017年李亮亮在《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上发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在优化高校治理中的作用探析》认为,认为高校通过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即:党员干部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可以建构更加完善的大学制度体系,营造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有效促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201712月初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教育经济研究所)策划召开了首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革国际研讨会。随后,李梦圆、董辉在《教育发展研究》上发表《新挑战、新探索、新思考——首届“教育治理与学校变革”国际研讨会述评》,总结梳理了当前全球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介绍了学校变革及优化机制的新探索,指出领导力是提升治理能力和引领学校变革的关键。2019年尹忠在《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发表《坚持立德树人 提升高校治理能力》认为,高校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系统学、深入学、有针对性地学,坚持学思践悟、学懂弄通、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会议精神切实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2019年白静倩、申国昌在《教学与管理》上发表《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现状、问题及对策》指出,现阶段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字化校园治理观念陈旧;二是数字化教育资源利用协调失衡;三是数字化校园治理机制不够成熟;四是专业师资队伍教育信息化素养薄弱,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提升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治理水平的四大策略即:制定中小学数字化建设标准,指导数字化校园治理;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校园综合治理机制;以教师为中心,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调动各种力量,上下联动广泛参与。2019年张兴述在《教育科学论坛》上发表《推行现代教育治理的实践和思考》,作者结合广汉市实验小学的教育治理实践总结2种学校治理方式:“构建外部‘多元参与(即以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法律顾问、律师、政府职员、企业代表、学生家长为成员的学校‘法治协作组’,主要开展法律知识宣讲,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和化解矛盾)的学校治理体系”与“构建‘外部多元参与(即以教代会牵头,成立了‘教师工作协作小组’,组长由工会主席担任,成员全由教职工代表担任,涵盖每个学科、各种岗位)的学校治理体系”。2019年郑岚、汪建华在《教学与管理》上发表《中小学教学治理的内涵、动力及优化》诠释了“中小学教学治理”的内涵,分析了“中小学教育治理”历史必然性、观点规律性以及价值导向性等三大动力,指出应从“理念”“过程”“环境”三个方面优化中小学教育治理。2019年王建梁、赵鹤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发表《从“管理”到“治理”:印度独立以来教育治理的演变、特色及问题》梳理了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教育治理的三大演变、四大特色以及四大问题,并认为独立后的印度教育治理体系充分体现出法治导向、民主导向、公平导向和技术导向的鲜明特征。2019年汪莉、方芳在《教育科学论坛》上发表《公立中小学职责清单制度提升学校治理能力探究》认为,制定中小学职责清单制度是提升学校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2020年余雅风在《中国电化教育》上发表《以制度为关键和重点,让教育治理更有水平——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出,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应从以下方面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大力提高教育法治化水平;以教育行政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为关键,提升政府教育管理服务水平;强化学校作为公共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地位,提高学校自主治理能力;确立多元主体在教育治理中的地位和权利,推动社会参与教育治理常态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学校治理也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比如数字化校园、大数据等。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学校管理干部更需要结合自己学校的特色探索学校治理路径,提升学校管理干部的治理能力。

(二)研究目的及主攻方向

管理干部是学校治理的主体,其治理能力是学校内部主体的活力与创造力,而且可以形成推动学校改革创新的整体合力,把发展的潜能转变为实际的效能。目前学界关于学校治理能力的探讨主要领域为高职院校,中小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方面的研究相对较薄弱。本项目研究可以为学校治理相关研究提供实际案例,同时在分析当前中小学教育背景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探寻切实可行的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从而为中小学校治理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案例。

本项目拟将坚持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学校治理的新思路作为研究重点,在供给侧视角下探索的学校治理思路的前提下,解决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与策略。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探索总结中小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的策略与路径。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基本构思和主要内容

本项目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管理干部治理架构、治理机制与策略以及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优化、提高策略。本研究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的治理方针,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从扁平化管理、分布式领导与制衡型机制三个维度展开研究;从供给侧视角探索学校治理的新思路,在充分体现法治(依法治校)、善治(以德治校)、共治(民主协商)特点的前提下,聚焦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

我校是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的全方位、全时段(即学生一周五天呆在学校,不仅学习,而且有各类活动,有寝室生活),决定了学校治理难度大,需要全员、全天[即教师、员工(食堂、宿管)组成共同治理主体]。这种特征对学校管理干部提出了更高的治理要求。作为寄宿制高中,我校实施“扁平化”管理方式,教师需要较高的觉悟、较强的专业水平、管理能力和责任意识,学校需要根据寄宿制高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全天候集体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为此,学校采用扁平化管理—分布式领导的管理模式,同时运用制衡机制保证学校治理的民主性,寻求供给侧视野下的学校治理新思路,这势必对学校管理干部的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扁平化管理模式下四大“中心”(即教师发展与服务中心”“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和四大“部级”(即高一、高二、高三年级以及西藏部)建制,通过整合资源、减少中间层级,强化服务功能,可以极大地优化管理资源,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扁平化管理模式提倡管理干部靠前指挥,中心分工明确,学生架构在协调发展的“共同体”中,教师发展架构在教书育人的“新体系”里,学校发展架构在高效规范的“新平台”上。教师自主发展,学生自由成长,从而实现办学的最大价值。

实施扁平化管理,纵向缩短、横向拓宽,使各层级的组织跨度处于一个合理的范围,让师生的需求以最快的速度得到应对。

实行分布式领导,通过项目的实施与推进,提高供给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让更多的教工彰显自己的领导力。

运用制衡型机制,建立党政工协同与制衡机制,推行“客户”评价和教代会评议,从制度上切割权力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为解决学校办学高效率要求与原有的科层制组织效率之间的矛盾,学校坚持“四化”管理思想,即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信息化;树立“四个意识”,即自主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卓越意识;采取“以德治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文化荣校”的办学策略。

 

(二)研究进度

1.准备阶段(20203月至20206月)问题的梳理和筛选和甄别

1)通过文献书籍、网络等方式广泛、深入地收集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及成果;

2)对课题系统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出具体的基本研究框架;

3)组建课题组,聘请专家对课题作专题指导、组织开题报告会;

4)对学校已有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在此基础上将课题分解为几个子课题;

5)对课题涉及的理论、定位、目的、研究策略、具体措施等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2.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207月至20209月)路径的架构

1)编制问卷实施调查,分析当前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管理干部的治理能力现状以及原因,并撰写成调研报告;

2)基于学校现状研究学校“学校管理干部的治理能力”的成长路径;

3)基于文化、技术维度,推进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管理干部的治理能力实践,探讨提升治理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4)开发和构建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评估框架研究,构建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评价体系。

 

3.第三阶段 实践与推进阶段(202010月-20211月)实践与探索

1)推进机构改革,构建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下的学校管理干部治理体系;

2)建立以人为本的干部培养模式,搭建干部成长通道,积极探索干部治理机制与能力提升策略以及学校领导干部治理能力优化、提高策略。

 

4.第三阶段结题和推广示范阶段(20211月-20213月)总结与反思

1)整理资料,展示研究成果。即收集、整理、完善各种实验资料,总结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将专题论文汇编成集,为做好进一步推进工作和研究奠定基础。

3)进行研究的最终论证,组织专家鉴定会,全面推出研究成果,并做一定范围的推广普及工作。

 

(三)创新点

研究课题视角新。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政治保证。当下学校政治性引领某种意义上是学校工作的灵魂,聚焦政治引领,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是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也是学校管理干部的政治责任。本课题在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基础上由学校的各级管理干部来构建与执行现代化的教育治理体系,具有创新性。

构架治理体系新。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干部治理体系,学校章程为龙头,形成制度的体系化。学校章程是学校特色优势和办学传统的充分凝练和反映,是对学校“根本制度、根本方向、根本任务”的规定,是学校依法治校的重要遵循。完善制度的体系化,让学校的管理有据可依。用健全的制度体系来构建现代学校的管理制度、完善学校内部的治理体系、健全大学的运行机制,让学校的管理都能依法有据,减少学校管理的随意性,从而提升学校干部治校理政的效率效果。

课题评价方式新。学校评价从单一考察向综合评定转变。坚持“在民意调查中考德,在干部创业中考能,在工作落实中考勤,在比学赶超中考绩,在公众满意度中考廉”的干部考核机制。学校考核方式由粗略化向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转变,让评价成为引领发展方向、衡量发展成果、规范执政行为的重要手段。

研究方法及成果形式

(一)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行动研究法加以开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综合、分析,了解有关管理干部理论在当前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观点以及研究的焦点,寻找有价值的研究思路,明确本研究的研究方向,并形成科学的推论与假设。

2.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开展多层次调查研究,对研究问题进行梳理,筛选甄别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效地开展研究学校管理干部的治理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效果。

3.行动研究方法。

在“提升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研究实践中,主要经过以下阶段: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改进。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行动质量为首要目标。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本着“问题——计划——行动——反思”循环往复,不断调整研究的方向和路径。特别重视实际工作者对实践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

 

(二)成果形式

1.预期社会成效

1)研究影响提升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基本因素,形成可供其他学校借鉴的提升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2)形成可以推广借鉴的落实路径和架构,提供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的案例。

3)培养一批既懂教育教学管理,又擅长学校政治引领的学校管理干部。

2.预期成果

1)形成关于提升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文献综述1篇;

2)关于提升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问卷分析报告;

3)撰写论文《基于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4)撰写研究报告《提升学校管理干部治理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单位

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名:

 

盖章(单位)                         2020  5 18

党建研究会

审核意见

     

 

 

              签章:                           

注:1、本表可复印,正反面打印签章后提交;

    2、编号为申请书编号,由区党建研究会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