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发展规划 正文
1、晋元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2017年9月——2020年7月)
   来源: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logo.png

 

 

 

 

 

 

 

 

选择成就卓越发展

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三年发展规划

(讨论稿)

20179月——20207月)

 

 

 

 

 

 

 

 SHANGHAI  JINYUAN  SENIOR  HIGH  SCHOOL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

一、优势与成效

 

二、问题与不足

 

三、机遇和挑战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二、办学愿景

 

三、学校使命

 

四、育人目标

 

五、办学目标

 

六、行动策略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纲要

一、增强德育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1.完善德育的系统系

2.增强德育的实践性

 

二、提升学生的选择力和学习力

1.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选择力

2.提升学生应具备的学习力

 

 

 

三、增进课程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1.构建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体系

2.强化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管理

3.提升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四、促进教学的结构化和有效性

    1. 促进教学的结构化

    2. 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五、强化学科的独特性和优质化

1.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品牌

2.追求学科组的优质化

 

六、提升教师的研究力与个性化

    1. 提升教师的研究力

    2. 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3. 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

 

七、推进技术的现代化和生活化

1.信息技术现代化

2.信息技术生活化

 

八、提高管理的民主化与精致化

    1. 提高管理的民主化水平

    2. 提升管理的精致化水平

 

九、彰显文化的包容性和先进性

    1. 彰显文化的包容性

    2. 体现学校文化的先进性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阶段性任务

 


  

 

百年名校,日久弥新;传承弘扬,创新辉煌。

承载着创建一流高中的梦想,晋元高级中学自1999年成为首批上海市寄宿制高级中学以来,确定了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的选择教育办学理念,率先在全国实施套餐式课程、走班式教学和学分制管理,2005年成为首批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已成为上海市有一定影响力的实验性、示范性高级中学。

随着中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上海基础教育已朝优质化和特色化发展。为此,我们将在秉承选择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认真展望和规划未来,以使晋元高级中学更上一层楼,不仅要努力成为在上海市有鲜明特色的学校,还要在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为了实现这一抱负,我们拟定了2017—2020晋元高级中学发展规划,旨在使学生、教师和学校都得到卓越的发展。

第一部分   学校发展现状

一、优势与成效

多年来,学校秉承“学会选择,主动学习,卓越发展”的选择教育办学理念,形成了“励学敦行,承志报国”的校训,推行“套餐式课程、个性化学程、模块化实施、走班制运作、过程性评价和学分制管理”教育形态,实行扁平化、分布式管理,提炼了“乐群笃志,协同致远”为核心价值的学校选择教育文化。学校在德育实践、课程教学,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学生个性发展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

主要表现在:学校德育工作稳步推进,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与寄宿生活管理成效卓著,学校多次荣膺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称号。课程改革领导有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推进,套餐式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和网上走班教学取得阶段成效。教学质量扎实有效,实体与网上“两翼”走班教学助推学生学业水平全面提升,学科竞赛成绩突出。科研兴校成效显著,校本教研、专题研讨和项目研究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科研成果向市内、外辐射并产生强烈反响。师资队伍结构逐年优化,师德师风明显改善,教师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骨干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学校扁平化管理驱动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呈现活力,科学管理模式、和谐文化氛围正在形成,学校办学水平与社会美誉度明显提升。

近年来,学校跻身全国教改先进行列,成为教育部“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影子’校长培训实践基地”。并先后获得全国美育实验学校、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上海市体教结合先进单位、上海市全民国防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民族教育先进集体、上海市侨务工作先进集体、上海市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上海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等几十项荣誉称号。

二、问题与不足

尽管学校发展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由于学校新发展新要求,因此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德育知行合一需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力需进一步提升

德育课程与德育主题活动要进一步结合,道德认知、认同和内化需要系统设计。学生选择力和生涯规划能力有待提高,学生自我改变调整的能力有待教师的进一步引领,学生学习力的具体内涵要进一步探索,提升学习力的途径和方法需进一步探索。

2. 课程选择性和教学的结构化有待更加优化

课程目标与教育理想,课程内容广度与深度需要进一步平衡;选择教育办学理念下的课程结构有待优化;课程教学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开拓。需研究教学结构和学习结构,构建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相融合的教学环境;需进一步提升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3. 学科教学的独特性和教师的研究力需再提升

学科组对学科品牌目标和价值追求要进一步明确,学科组专业团队建设目标要进一步明确;领先兄弟学校的优质课程要再增加;建构形成学科高地的途径和方法要再多些。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教师学科课程发展的行动研究能力需再提升;教师的差异性教学能力需再提升;教师有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要更加多样化。

4. 信息技术和课程管理的融合度需要增强

学校数字化资源的数量和利用资源的方法、手段要更丰富先进;需要进一步优化智能化校园环境,整合各种课程教学和管理平台,保证师生使用更加便捷有效,成为师生生活化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

5. 学校管理民主化要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要进一步规范完善

学校管理实施扁平化管理以来,强调了年级组的作用,有些忽视汇聚集体智慧的民主化管理,群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还未充分激发。同时,组织规程、制度和必要的管理流程有些疏漏,以致于产生部门间协调不畅的管理现象。

三、机遇和挑战

我国目前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社会和经济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发展素质教育,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上海正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上努力探索;普陀区教育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国际化、信息化、优质化和强队伍”“三化一强”的发展战略。这些外部变化为学校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机遇,我们也必须直面随之而来的各种矛盾和挑战。

1. 发展机遇

上海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给学校选择教育的纵深推进提供了强大的外部动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有利于准确定位好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育人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出台,给学校教师发展把准了方向,也必将成为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普陀区“三化一强”发展战略下的各项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将有力推动学校的国际化、信息化、优质化和强队伍等各项工作的发展;教学区大修和实验室改造,将给学生课程带来更多的选择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标准、质量标准三位一体的新课程标准实施,将有力促进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推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和评价设计,改善学生的认知方式。

2. 面临挑战

上海市中考改革的推进,将有可能造成学校生源质量的进一步分化,如何开发更加精细的分层分类课程将不可避免;高考改革带来学生选择性的增加,如何更加科学指导学生理性选择,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和接受咨询的能力将面临挑战;课程教学改革最终将聚焦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力提升,如何理解学生的学习力,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路径,恰恰是学校管理和教师能力的短板;新的课程标准下,如何形成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学科结构,将是每个教师必须攻克的难题;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等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课程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地融合课程与技术,将需要理念的突破和条件的改善;学校面临全方位的改革和发展,需要一种理解、尊重、包容的文化氛围,而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部分 学校发展战略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国家、上海市和普陀区《教育改革和发展“十三五”规划》,坚持传承与发展并重,坚持“选择教育”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念,建设“乐群笃志,协同致远”为核心价值的学校选择教育文化,推行“套餐式课程、个性化学程、模块化实施、走班制运作、过程性评价和学分制管理”的教育形态,实现由学校管理向学校治理的转型、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二、办学愿景

学校办学愿景是:成为上海一流,有国际影响力,受人尊敬的品牌学校。

学校选择教育高品质发展,实验性、示范性办学指标达到上海市中学的前列;学生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能卓越发展,做最好的自己;教师有出色的发展成就,有一流的服务意识和研究能力,个性特色鲜明。

三、学校使命

持续发展选择教育,促进学生卓越发展。

不断创新选择教育的形态,深化选择教育的内涵,丰富选择教育的文化,形成选择教育的生态。每个学生具备认识自我、规划自我选择发展路径的能力;每个教师具备发现、唤醒、引导学生发展的本领;学校具备为每个学生提供差异化、可选择、合规律的课程教学环境。努力为每一个学生的卓越发展提供充分的机会和条件,为同类学校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国家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

四、育人目标

学校的育人目标是:智慧选择,卓越发展。

智慧选择:具有科学的选择方法,适合的选择路径,智慧的选择能力,达到智慧学习、智慧实践的境地。在认识自我—规划自我—选择课程—发展自我—调整选择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处理好兴趣特长、智能倾向和社会需求的关系,沿着志向、兴趣、优势智能协调一致的方向执著前行,做最好的自己。

卓越发展:具有优秀的性格特征,适合的发展路径,良好的反思能力,在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中,不断拒绝平庸,超越自我,追求卓越,永远进步。

 “智慧选择,卓越发展”的具体内涵是:学生成为承志报国、性格优秀,具备反思责己,学习与革新技能,志、趣、能协调一致、卓越发展的人才。

承志报国:继承革命先辈为中国的崛起而奋斗的意志和愿望,在政治认同的前提下,努力学习,自主建构知识、技能、意志、情感,为将来服务社会,报效祖国而时刻准备着。

性格优秀:性格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心智觉知、好奇、勇气、顺应力、道德标准、领导力。主要包括懂得感恩、坚韧刚毅、自信从容、爱岗敬业、诚信友善、公平正义、包容谦和、正直担当、沟通协调等。

反思责己:具有元认知发展的心态,具备对自己知识和技能学习,性格特征养成的反思能力和负责任的态度;形成对自己的学习目标、策略和结果反思修正的习惯,从而以发展的心态不断完善自己,挑战自我。

学习与革新技能:在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进行问题学习,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建构核心概念和元认知,提高整体认知的能力。技能学习聚焦于4个方面,即4C:创造力(creativity)、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和协同(collaboration),4C技能是帮助学生深度学习,推动学习向新情境迁移的关键。

“智慧选择,卓越发展”的育人目标包含了国家对学校培养目标的共性要求,也体现了晋元的特色要求。共性是国家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特色是学校对学生个性发展融合学校“选择教育”办学理念的要求。

“智慧选择,卓越发展”就是在认知、情感、意志、践行相统一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改变,能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能将知识转化为智慧,能将智慧转化为德行,在人生一系列选择中促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不断超越自我,自觉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具有全球意识,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优秀接班人。

晋元中学的每个学生都有一份个性化的生涯规划,一份个性化的成长计划,一份链接所有课程的个性化课表,一份基于诊断下的个性化作业系统,一份指导升学的个性化诊断报告,一项基于兴趣发展的研究课题,一门体育、艺术、技术的专项课程,一次不少于一周的外省市研学活动。

学校育人目标包含了三个维度:①思想道德:承志报国;②人格心理:优秀性格,反思责己;③认知技能:学习与革新技能。

学校育人目标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向目标,其实现的主体是全体教职员工。

五、办学目标

未来三年,学校成为选择教育文化内涵丰富、课程选择有特色,教育品质有提升的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

选择教育文化:坚持“乐群笃志,协同致远”的学校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整体优化学校选择教育的育人环境。

课程选择特色:积极加强学校“3.0套餐式课程”开发与统整;加强STEAM课程和创客平台建设,重点推动课程学程化、教学模块化、学习个性化的进程,构建选择的、开放的课堂教学形态。

教育品质提升:完善教育质量评估与保障机制;着力加强教师培养和校本研修,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境界、道德水准和专业素养;着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努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卓越发展;着力锻造现代化、国际化特色高中,不断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与办学品位。

六、行动策略

立足学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走晋元特色发展之路,沿着“十年三步走”战略思路,学校将提炼出三年“发展期”、四年“生长期”和三年“成熟期”的阶段发展目标,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精做强,促使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出新出彩,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准。

主要行动策略为:第一,主动建构之策,引领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自主建构;第二,增强课程选择之策,完善学校课程结构,有利于学生按需选择课程学习;第三,智慧领导之策,积极营造对话理解、参与分享的和谐开放文化氛围;实施人本化精细管理;第四,教师特色发展之策,用特色化的师资队伍建设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第五,质量立校之策,提升教学质量赢得社会的赞誉和尊重;第六,科研驱动之策,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第七,特色荣校之策,坚持选择教育的路径创新,实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部分  学校发展纲要

未来三年,在“选择教育”办学理念和“智慧选择、卓越发展”育人目标的引领下,学校发展的重点是:以“学生的选择力和学习力”为中心;以“文化的包容性和先进性”“德育的系统性和实践性”“教师的研究力和个性化”为精神、德行、专业引导;以“课程的选择性和开放性”“教学的结构化和有效性”“学科的独特性和优质化”为载体;以“技术的生活化和现代化”“管理的民主化和精致化”为技术和管理保障,实现学校治理的现代化。

一、增强德育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学校德育工作,重在立德树人。学校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的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结合学生实际,建立涵盖理想信念、政治觉悟、社会实践、道德品质等方面内容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增强德育的系统性;学校确立和细化德育工作的目标,探索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自主体验和自主感悟的育德途径,精心设计可以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生活实际的德育活动方案,建立多元的德育活动载体,增强德育的实践性,使德育课程真正走向“有用”“有效”。

1.完善德育的系统性

目标

构建“择知而求、择友而交、择善而行”的德育体系

途径和方法

构建选择教育理念下的德育目标。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针对学校德育现状,秉承“励学敦行,承志报国”的校训,以“三雅三自”,即“举止优雅、气质儒雅、志趣高雅”和“自立、自省、自强”的行为规范目标,以德尚课题研究为契机,逐步探索、形成选择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德育目标。

建设德育课程内容与资源。以课程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整合学校、社区与家庭教育力量,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形成“择知而求”的“知”的内容。这里的“知”有两个认知层面,一是所有学生发展必须具备的道德素养的共同基础层面;二是部分学生有别于其他学生发展的优秀性格特征,包括心智觉知、好奇、勇气、顺应力、道德标准、领导力等。

组织“择友而交”的成长共同体。营造以同学、教师、家长,以及优秀校友、道德模范为构成要素的“择友而交”的人际交往群体环境。学校确定年级德育活动的重点内容,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逐步确定“择知而求、择友而交、择善而行”的知行合一基本路径。

探索“德育学分制”管理评价体系。以年级组学生综合评价学分管理为基础,探究学生德育学分制的可行性,以人性的自由发展诉求和社会的道德追求为标准,完成对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初步评估。 

探索“多元协同德育”育人模式。立足“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形成德育“多渠道协同”组织保障,实现全员育人、全环境育人,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开展提供保障。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

2. 增强德育的实践性

目标

明确学科德育的方式与途径

深化生活经验课程改革

建构全员育德的工作机制

途径与方法

明确学科德育的方式与内容。精选学科内容,挖掘德育的渗透点、在“择知而求、择友而交”基础上“择善而行”,发展以私德之善和公德之善并行的主体道德生成路径,初步形成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生成的学科协同德育的工作格局。

深化生活经验课程改革。依据“选择教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内容框架,从文化理解、生活管理、科学理性、社会发展四方面入手,设计相关的德育践行项目;完善《走进晋元》《晋元高级中学学生手册》《军训手册》《生活园区手册》《国防教育手册》《学农手册》《研学手册》《社会志愿服务与职业体验手册》《青春手册》《党校学习手册》等生活经验学习系列手册编制,增强生活经验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依托“十八岁成人仪式暨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活动”“‘光辉历程,使命传承’研学考察活动”“四季四节”“晋元易班网络德育平台”等相关载体,实现学科课程、德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

建立多种媒体育人手段。设立德育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或QQ群,拓宽交流途径,促进教师、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完善德育的评价方式和体系,提升德育的效力。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体制。增强全校教职工的育人意识,提升教职工的育人水平,重点抓好以班主任为骨干的校内全员德育队伍建设,以优秀学生为代表的学生德育示范团队建设,以家长代表、社会贤达、德育专家为主的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方面形成创新高效的管理机制。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二、提升学生的选择力和学习力

学生建立起学习与生涯准备的关系,依托生涯规划课程,实现兴趣确认、个性分析、能力诊断和价值观探索,提升学生的选择力;在循环的学习投入与产出的过程中,通过激发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发展等推动力量,促使学习素养增值,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 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选择力

目标

探索学习与革新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协同)的基本内涵

建构基于“选择教育”理念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途径和方法

从理论层面明晰学习与革新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协同)的内涵及学生达成的具体目标。

开发生涯规划课程资源。设计“认知和规划”与“实践和体验”两类课程,并配套编写校本教材《我的生涯规划手册》,通过“发现自我”“了解环境”“选择路径”“学涯规划”四大板块的课程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生涯价值观、提升学生生涯选择能力。

搭建生涯规划网络信息平台。学校引进学生成长数据记录与分析平台,实现对学生生涯测评、生涯记录、过程评价等的整合,让学生能够实时观测到自己的生涯发展曲线,并对生涯规划的适时调整,体现生涯规划教育的动态化,辅助实现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画像。

设立学校对口生涯实践基地。学校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实现研训学一体化,将研究性学习、职涯体验、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活动统筹起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校本化课程,并有效实施。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2. 提升学生应具备的学习力

目标

明晰学习与革新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协同)的智慧学习、智慧实践的基本路径

提升学生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节水平

从学生、教师、技术、资源要素诸方面合力提升学生学习力

构建围绕心理、文化、技术三维度提升学习力的实践体系

结合年级常态管理落实有效提升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策略

构建基于个体和群体的评价指标,科学评估学习力增值

途径和方法

通过总结科学的选择方法,适合的选择路径,在增长学习与革新技能的过程中增长智慧学习和智慧实践的能力。

探究学生如何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元认知,调控自我,激发内在的创造性潜能。学校研发元认知量表和元认知意识问卷,对学生元认知进行测查,以了解元认知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构建学习能力元素模型图,理清学习能力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其中的性格因素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构建学习力提升的实践体系。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心理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三个维度构建“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力”的实践体系,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和学习力的提升提供抓手。

落实有效提升学习力的策略。结合生涯体验、理想教育等手段,从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学习兴趣等维度,落实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结合年级共同体建设、素质拓展训练等手段,从学习意志、自控性、责任意识、抗挫能力等维度,落实提升学习毅力的策略。结合5+2优嘉计划、逻辑思维训练等手段,从逻辑表达、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创新思维等维度,落实提升学习能力的策略。

建立学习力增值的评估指标。针对个体采用情景测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学习力评价,针对群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集,依据各指标权重设定分层和整体的等级评定标准,最终构建学习力的评价体系。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三、扩大课程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沿着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的思路,合理制定课程计划,打造一批高质量、可选择的特色课程、精品课程,畅通“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基于学生发展的课程链。

通过开发、引进、整合、筛选、优化、迭代等途径,丰富课程资源,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数字设施、智能装备,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课程资源的增值共享,增强课程的选择性和开放性。让学生在“志、趣、能协调一致”的原则指导下,沿着认识自我-规划自我-发展自我-调整自我的路径,成为最好的自我。

1.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目标

确立学校育人目标引导的认知、心理、道德三领域融合的课程目标

明晰“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课程结构的要素、组合方式、要素关系形态及课程结构的功能

优化分层、分类、分群校本课程实施形态

开设国际化教育课程

改变学科课程离散状态,形成聚合效应,架构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链”

途径和方法

在学校育人目标引导下,整合认知、心理、道德三领域的课程目标,使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结合。

完善3.0版本课程结构。理清课程结构的要素,组合方式、要素关系形态和课程结构的功能。

围绕“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统整构建学科分层、分类课程内容模块,逐步优化六大系列(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媒体与艺术、金融与管理、创新与创业、身心健康等)分群课程内容模块。

加强基础型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领学校课程改革,着力加强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和学科课程执行纲要。优化分层、分类、分群校本课程实施形态。

推进创新素养课程建设。深化科普课程教育和创新素养课程实践,加强STEAM课程、创客课程及人工智能课程的探索实施,丰富3.0版套餐式课程内涵。

设计并确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形成国际知识、全球问题,一带一路等国际问题、和平与发展价值观念的课程内容体系。用问题导向的教学,使学生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能主动探究国际知识,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在国际交流中表现中国人的气质。

增强课程的贯通性和衔接性。打通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边界,推进“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课程开发与实施,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链。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2.强化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管理

目标

制定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科课程执行纲要

构建多元选择、开放灵活的走班形态

建立过程性评价和学分管理制度

途径和方法

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施质量。修订学校三类课程实施方案,修订《学科课程执行纲要》,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提炼学科内容的育人价值。从关注核心素养落实视角精选和重组课程内容,注重挖掘学科课程的独特育人价值,密切和强化核心素养与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

优化选层、选类、选群组织方式。探索推进基础型课程学习组织形式改革,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志向,推进“按能选层”和“按志选类”走班学习形式;继续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学习组织形式改革,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和个性特长,优化“按趣选群”走班学习形式。

实施多元开放的过程性评价。针对“套餐式”课程组合与走班制实施方案,基于“选择教育”理念,优化设计学分制管理方案。跟踪学生课程学习情况,持续探索学科课程过程性评价,以多元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3.提升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目标

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课程资源的互联互通

构建课程教学资源的组合链接

途径与方法

构建课程资源互联互通机制。继续深化“互联网+”时代的课程教学变革,实现数字化资源的聚集共建、迭代生成、共享增值。打造一个可以互联互通、便捷链接的课程淘宝平台。

丰富学校课程结构与时代内涵。学校重点加强课程资源的自主研发,同时注重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强化国际课程引入机制,提高课程合作水平,引进校外、网上等优质课程资源,充实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库,深化课程共享与教学创新。

建立教育教学的双向交流机制。学校持续“引进来”专家资源,定期召开课程建设会议,团队展示研讨交流、专家指导,同时鼓励“走出去”,积极对外开设各类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及时在区域内共享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畅通教学资源的应用渠道。加强学习智能系统建设,应用平台智能助学功能,及时进行学习导航、资源推送、过程指导、个别跟踪、数据挖掘及发展评价。多渠道开放资源的链接端口,实现校内资源时时能用、处处可用,人人会用,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对课程学习的需求。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四、促进教学的结构化和有效性

核心素养、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之间形成结构,学科的课程目标、年度目标、模块和单元目标形成结构系统,教学的结构化是实现知识向素养转化的有效途径,“结构化”水平直接决定着学生素养发展水平。教师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成功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成预期的学习目标,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体现学科育人价值,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1.促进教学的结构化

目标

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结构和学习结构

途径和方法

形成教与学的目标结构。在充分研究国家课程标准和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聚焦教学内容背后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形成核心素养、教学内容、教学质量三位一体的结构化、系统化的理解,并转化为具体的学科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理清教与学的内容结构。形成学科、模块、单元、课时的结构关系,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理顺上下贯通、横向联系的逻辑顺序。重点推进单元的目标、资源、活动、工具、评价等要素的设计,体现教学的系统性、适切性、选择性、整体性和精准性。

理顺教与学的过程结构。借鉴翻转课堂的理念,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结构关系,课前重在初步建构、了解,课中重在探究体验,课后重在应用与迁移。形成针对常规内容以问题化学习为抓手进行学科知识构建和针对部分综合内容以项目化学习为抓手进行跨学科探究两类过程模式。

关注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结构。在知识学习过程中,适宜地嵌入全球素养、环境素养、信息素养、公益素养等教育专题,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素养水平,完善基于一个学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素养结构。

2.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目标

探索提升学生学习与革新技能的有效策略和基本路径

推进问题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

途径和方法

在明晰学习与革新技能内涵的基础上,营造提升学习力的学习环境、研讨提升学生学习与革新技能的有效策略和基本路径,形成与学生学习与革新技能相适应的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范式。教师立足关系论和整体论的视角去审视学科教学,继续推进“三式五步”的结构化教学范式,学生将教师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内化,对学科形成较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图。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五、强化学科的独特性和优质化

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智能结构、发展需求的个性差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优质化的学科资源,让学生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地发展,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学科的独特性是指某一学科领域具有学科发展的独特的学科理念、价值目标和实施路径;建构相对独立的学科发展体系和研究方法,具有独特的语言表达和思维品质等。

学科的优质化是指学科教研组教师依据学科的独特性,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提升学科教学质量,形成学科高地。

1. 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品牌

目标

确立学科组的学科品牌目标、价值追求与发展理念

探索学科组的课程建设和实施路径

途径与方法

确定学科品牌目标与理念。学科组依据学科理念传承,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和需求,从理论层面确定各自学科发展的品牌,确定品牌发展的价值,确定品牌发展的基本路径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形成3-5年学科特色发展规划。

探索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学科组结合学校学情与新课标理念,研究适合学校发展特色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体现学校文化特质,延展国家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和拓展。

开发跨学科课程。结合学生发展需求,依托学科教师资源,选取教师的专业、兴趣和能力优势,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微课、群课等多种优质课程,实施多学科协同教学。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教师发展与服务中心

2. 追求学科组的优质化

目标

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

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特色和学情的校本教材

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途径与方法

确定教学资源建设的方向。学科组通过调查问卷和师生访谈,了解师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并进行梳理分类,从中梳理出建设教学资源的主要方向。

共建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学科组在相关课程理论与教学原理的指导下,研究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途径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科校本资源,构筑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包括学案资源库、试题资源库、练习资源库等在内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依托学科《导学案》,形成贯穿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资源,并在教学使用过程中不断优化;运用《导学案》,通过单元教学设计,体现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实现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优质性和质量。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教师发展与服务中心

六、提升教师的研究力与个性化

坚持“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坚持落实《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探索创新性教师培养模式,优化教师结构、助推教师发展。聚焦教师研究力,提升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系统、严谨地运用一系列的科学研究方法,将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感性经验转化为理性认知、零散经验转化为系统化知识结构、隐性经验转为为显性表达的能力;聚焦教师个性化,帮助教师在形成研究力的基础上,通过在某一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长期研究积累,形成的独特的教学风格。

1.提升教师的研究力

目标

培养教师的项目研究力

途径和方法

推动教师挑战性研究项目。积极推进教师挑战性研究项目,通过项目驱动,聚焦学校重点项目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发展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针对某一挑战性项目开展持续、深化研究,逐步形成个人的研究特色及个性化风格。

组建骨干教师研究共同体。根据骨干教师个人特点及研究兴趣,结合学校及学科组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瓶颈,组建学科组内研究共同体、跨学科研究共同体等教师互助团队,在知识共享和同伴支持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协作、反思等活动,营造交流分享的团队氛围,形成有效合作、共同成长。

建构模块化校本研修课程。完善市区培训、校本研修、专业自培等多级培训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市、区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业务培训;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访谈,针对教师需求,通过外聘专家、组建导师团等途径,配套开发体系化、模块化校本研修课程,为教师的研究力提升及个性化塑造提供课程支撑。

优化教师阶梯式结构序列。形成骨干教师阶梯式结构序列,配合各层各类教师的“带教链”机制,帮助不同类型教师总结教学特色,分层分类打造教师个性化风格;通过开展新教师培训等工作,初步发掘新进教师的教学优势;通过专家引领、“华童杯”教育教学竞赛等形式,深度凝练青年教师的教学特色;通过搭建示范辐射平台,展示交流骨干教师的教学风格。

2.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目标

探索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路径

途径和方法

开展教师个人发展性评估。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学科组内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多视角、多维度地对教师形成发展性评价,综合考量教师目前的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挖掘教师优势,激发教师潜能。

制定教师个性化发展规划。在对教师进行个人发展性评估的基础上,教师深入分析自身的教育教学特色及优势(如校本课程开发、命题设计、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单元设计、育德能力等),并根据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专业化发展需求,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探索教师个性化发展路径。

打造高端教师个性化风格。完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学科领军人物培养机制,形成学校名师培养对象团队,充实学校高端教师人才库;以“‘教师卓越发展’奖励申报”为抓手,鼓励教师申报市区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参与市区各项教育教学竞赛,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并形成相关研究论文、案例,打磨、提炼高端教师个性化风格,提升学科在市、区层面的影响力。

搭建教研训三位一体平台。设计并开发“教、研、训”一体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平台,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师“三维”发展平台(学习、实践、展示平台),推动网上备课、网上教研、网上教学论坛等研修活动,加强对日常教学教研、研修培训、教育科研等的过程性管理。

3.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

目标

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

途径和方法

完善教师评价及管理机制。形成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性指导,引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反思、调整和修正自己的专业发展定位,找到最合适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健全教师基础性评价及挑战性评价方案,完善教师奖励制度,并有效落实各项评价方案,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负责部门

教师发展与服务中心、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七、推进技术的现代化和生活化

发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服务学习生活高效、便捷的功能,促进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不断增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水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及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效益不断提升。

教育信息技术现代化指的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管理、课程教学、自主学习、综合素质评价、教师专业发展等多个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和对教育教学的洞察和预测,提高教学管理和教育服务成效。

教育信息技术生活化指的是教学的内容、形式、模式,体现信息技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让学生从科学世界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1.推进信息技术现代化

目标

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智能化教与学的环境

促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途径和方法

探索形成基于选择教育文化特色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提炼学校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内容和形式的基本要求以符合学校文化特色的要求。

构建智能学习环境,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为学校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供有效支撑。

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虚拟与实体相融合的,辅助教师智能教学、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场所。

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AR等技术,设计、呈现全新的学习空间与环境,改变师生传统的交互方式与学习评价方式。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定制化。

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流程,并运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和学业水平诊断,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实现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

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实践活动。

研究编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策略、内容与呈现方式,形成方案。构建数字化资源分享平台,开发基于单元设计的微课及慕课。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

2.推进信息技术生活化

目标

促进信息技术与生活相结合,消除空间时间障碍,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培养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在应用信息技术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途径和方法

开展学科教学APP 软件应用研究。每个学科组遴选一款教学APP,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学科信息化与生活信息化紧密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形成操作方案。

增强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与整合基于项目学习的STEAM课程,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科学、工程思维和素养的提升。

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测评,通过科学、系统的持续性测评,为促进信息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负责部门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中心

八、提高管理的民主化与精致化

增强依法治校理念,完善学校治理体系;落实学校《章程》,优化办学秩序,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管理的民主化、精致化建设,优化制度文明和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营造“选择教育”治理环境,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

1.提高管理的民主化水平

目标

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推进依法治校和教育治理

增进管理的民主化水平,优化决策方式与工作程序

途径和方法

完善现代学校教育治理。落实学校创新转型和科学发展需求,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下的学校教育治理,推进治理文化创新,构建学校管理文化,积聚内涵发展动能,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学校特色化、高品质发展。

增进依法治校实施水平。强化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实施力度,完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程序;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参与、社会监督机制,保障师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方式。依托学校机构改革、岗位设置和制度创新,明确岗位职责和管理职能,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深化扁平化、分布式、制衡型的管理形式,构建分权的管理结构和高效的管理方式,提升教育效益和服务效能。

2.提升管理的精致化水平

目标

提升管理的精致化水平,完善运作机制与管理制度

增强治理水平和教育效益,深化扁平化、分布式、制衡型的管理方式

构建“选择教育”治理文化,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环境,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途径和方法

强化人本理念绩效管理。建立人本化的管理机制和效益化的管理方式,落实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提升教职工工作效能和学校管理水平;健全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完善岗位考核、绩效管理制度,激活工作潜能和发展动能。

提升学校行政服务水平。立足“服务、程序、规范、奉献”的要求,加强行政治理与质量管理,增进行政效能与质量保障;严格工作程序和服务规范,提升行政服务能力和后勤保障水平,实现行政服务的精致化和高效化。

全面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探索“选择教育”治理方式,打造“法规为准则、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文化;推进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治理环境,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责任部门

校长室、行政服务中心

九、彰显文化的包容性和先进性

文化的包容性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是选择教育的土壤和空气,是学生和教师个性化发展的前提;文化的先进性应体现时代特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

研究学校既有的文化特征,完善体现包容性和先进性的文化系统,推进学校文化治理,营造积极民主的文化氛围,确定文化观念,改进管理方式,形成带有鲜明文化印记的师生行为方式。

1.彰显文化的包容性

目标

树立管理和育人观念,改进教师的行为方式

优化学校管理方式,体现学校文化的包容性

途径和方法

改善教师的观念和行为。树立包容和迁就的观念,包容不同的个性,原谅尚有的缺憾,尊重他人的想法。树立公平与民主的观念,创造“看得见的平等”和“看得见的民主”校园文化。树立一流的质量观和卓越的队伍观,永远奋斗,不怕失败,富有激情与梦想。树立团队协同的观念,追求全局利益和团队成功。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关心师生生活,提高师生的尊严感和归属感。树立亲情式的师生关系,严而有度,爱而不纵。树立教书育人的教师观,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树立尊重差异的学生观,发现学生的优势,唤醒学生的志向,帮助学生的成长。

优化学校管理方式。积极推进智慧领导的管理方式,更多的从集权走向授权,从命令走向参与,从评论走向支持。建立非正式协商机制,摒弃非黑即白的观念,寻求灰色地带。在扁平化、制衡型领导的基础上,尝试分布式领导,让听到炮声的人指挥战斗。优化学校制度,调整与学校文化不符的部分,不断鼓励先进,容许暂时落后。建立容错机制,保护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实施挑战性评价制度,组织与塑造才华,促进教师教学风格形成。提倡不计较的文化,寻找正确的评价方法。

2.体现学校文化的先进性

目标

完善学校文化系统,体现学校文化的先进性

途径和方法

丰富选择教育内涵。围绕什么是选择教育、为什么要推进选择教育、怎样推进选择教育、选择教育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丰富选择教育的内涵。明晰选择教育的哲学内涵,充分体现尊重人性、尊重差异、尊重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完善学校文化系统。研究并梳理学校的优秀文化基因,补充新的文化要素,在弘扬以往“合作包容、追求卓越”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乐群笃志、协同致远”为核心价值的文化系统,既充分体现奋斗、改革、创新的先进性文化,又体现尊重、协同、民主的包容性文化。完善学校“一训三风”,并赋予彰显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新的内涵。设计学校VI视觉识别系统,优化物质文化环境;编制学校文化手册,设计学校文化宣传方案,传承学校优秀文化,发展学校先进文化。

负责部门

校长室、各处室

第四部分  学校发展阶段性任务

负责部门

总目标

分目标

具体目标

2017-2018学年任务

2018-2019学年任务

2019-2020学年任务

 

 

 

 

 

 

 

 

 

 

 

 

 

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中心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

 

 

 

 

 

 

 

 

 

 

 

 

 

 

 

 

 

 

 

 

 

 

 

 

 

 

 

 

德育的系统性和实践性

 

 

 

 

 

 

 

 

 

 

 

 

 

 

 

 

 

 

 

 

 

 

 

 

 

 

 

 

 

 

 

 

 

 

 

 

 

 

 

 

 

 

 

 

 

 

 

 

 

 

 

 

 

 

 

 

 

 

 

 

 

 

 

 

 

 

 

 

 

1.德育的系统性

 

 

 

 

 

 

 

 

 

 

 

 

 

 

 

 

 

 

 

 

 

 

 

 

 

 

 

 

 

 

 

 

 

 

 

2.德育的实践性

 

 

 

 

 

 

 

 

 

 

 

 

 

 

 

 

 

 

 

 

 

 

 

 

 

 

 

 

 

 

 

 

 

 

 

 

 

 

 

 

 

 

 

 

 

 

 

 

 

 

 

 

 

 

 

 

 

 

1.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选择力

 

 

 

 

 

 

 

 

 

 

 

 

 

 

 

 

 

 

 

 

 

 

2.提升学生应具备的学习力

 

 

 

 

 

 

1.1.构建“择知而求、择友而交、择善而行”的德育体系

 

 

 

 

 

 

 

 

 

 

 

 

 

 

 

 

 

 

 

 

 

 

 

 

 

 

 

 

 

 

 

 

2.1.明确学科德育的方式与途径

育理念相关

 

 

 

 

 

 

 

 

2.2.深化生活经验课程改革

 

 

 

 

 

 

 

 

 

 

 

 

 

2.3.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

 

 

 

 

 

 

 

 

 

 

 

 

 

 

2.4.建构全员育德的工作机制

 

 

 

 

 

 

 

 

 

 

 

1.1.明晰学习与革新技能的内涵

 

 

 

 

1.2. 建构基于“选择教育”理念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2.1. 探索学习与革新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协同)的智慧学习、智慧实践的基本路径

 

2.2. 提升学生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调节水平

 

 

 

 

2.3.结合年级常态管理落实有效提升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策略。

 

 

 

2.4.从学生、教师、技术、资源要素诸方面合力提升学生学习力

 

2.5. 构建围绕心理、文化、技术三维度提升学习力的实践体系。

 

 

 

 

 

2.6.构建基于个体和群体的评价指标,科学评估学习力增值

 

 

 

 

 

1.1. 构建“三雅三自”,即“举止优雅、气质儒雅、志趣高雅”和“自立、自省、自强”的行为规范目标

 

 

 

 

 

1.2.以德尚课题研究为契机,逐步探索、形成选择教育理念下的学校德育目标

 

 

 

 

1.3.探索“德育学分制”管理评价体系。以年级组学生综合评价学分管理为基础,探究学生德育学分制的可行性。

 

 

 

 

 

2.1.明确学科德育的方式与内容。

 

 

 

 

 

 

 

 

 

2.2.依据“选择教育”理念下的德育课程内容框架,从文化理解、生活管理、科学理性、社会发展四方面入手,设计相关的德育践行项目。

 

 

 

 

 

2.3. 依托“十八岁成人仪式暨志愿加入中华骨髓库活动”“‘光辉历程,使命传承’研学考察活动”“四季四节”“晋元易班网络德育平台”等相关载体,实现学科课程、德育主题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

 

2.4.探索“多元协同德育”育人模式。

 

 

 

 

 

 

 

 

 

 

 

1.1.从理论层面明晰学习与革新技能(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协同)的内涵。

 

1.2.设计“认知和规划”与“实践和体验”两类课程,并配套编写校本教材《我的生涯规划手册》,通过“发现自我”“了解环境”“选择路径”“学涯规划”四大板块的课程内容。

 

 

 

 

 

2.1.探索成就学习与革新技能的科学方法和路径。

 

 

 

 

 

2.2.探究学生如何在自主探究中发展元认知,调控自我,激发内在的创造性潜能。

 

 

 

2.3.构建学习能力元素模型图,理清学习能力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其中的性格因素是什么。

 

 

 

2.4.探索提升教师学习力的渠道和规律。

 

 

 

 

2.5.结合生涯体验、理想教育等手段,从学习需要、学习情感、学习兴趣等维度,落实提升学习动力的策略。

 

 

 

2.6.建立学习力增值的评估指标。针对个体采用情景测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学习力评价。

 

1.1.以课程与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一体化建设为抓手,整合学校、社区与家庭教育力量,挖掘德育课程资源,形成“择知而求”的“知”的内容。

 

1.2.从学习、生活、心理等多方面,逐步确定“择知而求、择友而交、择善而行”的知行合一基本路径。

 

 

1.3.建立多种媒体育人手段。设立德育微信平台、建立微信群或QQ群,拓宽交流途径,促进教师、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完善德育的评价方式和体系,提升德育的效力

 

2.1.精选学科内容与德育的融合、在“择知而求、择友而交”基础上“择善而行”。

 

 

 

 

 

 

2.2. 完善《走进晋元》《晋元高级中学学生手册》《军训手册》《生活园区手册》《国防教育手册》《学农手册》《研学手册》《社会志愿服务与职业体验手册》《青春手册》《党校学习手册》等生活经验学习系列手册编制。

 

 

 

 

 

 

 

 

 

 

 

 

 

 

 

 

 

 

2.4.重点抓好以班主任为骨干的校内全员德育队伍建设,以优秀学生为代表的学生德育示范团队建设,以家长代表、社会贤达、德育专家为主的校外德育辅导员队伍建设。

 

1.1.制定学习与革新技能达成的具体目标。

 

 

 

1.2.搭建生涯规划网络信息平台。学校引进学生成长数据记录与分析平台,实现对学生生涯测评、生涯记录、过程评价等的整合。

 

 

 

 

 

 

 

 

2.1.探索在增长学习与革新技能的过程中增长智慧学习和智慧实践的能力。

 

 

 

2.2.学校研发元认知量表和元认知意识问卷,对学生元认知进行测查,以了解元认知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2.3.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心理环境、文化环境、技术环境三个维度构建“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力”的实践体系。

 

2.4.探索学习动力、创造力、学习方法的形成策略。

 

 

 

2.5. 结合年级共同体建设、素质拓展训练等手段,从学习意志、自控性、责任意识、抗挫能力等维度,落实提升学习毅力的策略。

 

2.6.针对群体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依据各指标权重设定分层和整体的等级评定标准。

 

1.1. 组织“择友而交”的成长共同体。营造以同学、教师、家长,以及优秀校友、道德模范为构成要素的“择友而交”的人际交往群体环境。

 

 

1.2.以人性的自由发展诉求和社会的道德追求为标准,完成对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初步评估。 

 

 

 

 

 

 

 

 

 

 

 

 

 

 

 

 

2.1.发展以私德之善和公德之善并行的主体道德生成路径,初步形成道德认知、道德体验和道德生成的学科协同德育的工作格局。

 

2.2.增强生活经验课程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2.4.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式等方面形成创新高效的管理机制。

 

 

 

 

 

 

 

 

 

 

 

 

 

 

 

1.2.设立学校对口生涯实践基地。学校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实现研训学一体化,将研究性学习、职涯体验、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活动统筹起来,形成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校本化课程,并有效实施。

 

 

 

 

 

 

 

 

 

 

2.2.对量表和问卷进行修改。

 

 

 

 

 

 

2.3.在实践中验证体系的实际效用并提出修改意见。

 

 

 

 

 

2.4.探索技术工具对学生学习力形成的作用。

 

 

 

2.5.结合5+2优嘉计划、逻辑思维训练等手段,从逻辑表达、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创新思维等维度,落实提升学习能力的策略。

 

2.6.构建学习力的评价体系。

 

 

 

 

 

 

 

 

 

 

 

 

 

1.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选择力

 

 

 

 

 

 

 

 

 

 

 

2.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1.1. 明确晋元学生选择力内涵

 

 

 

1.2.构建培养学生选择力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2.1.明确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内涵

 

 

 

2.2.形成提升学生学习力的阶段目标和具体做法

 

2.3.学生学习力的评价指标

 

1.1.研究选择教育理念下学生选择力的内涵及相关要求。

 

1.2.初步建构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2.1.学科教师讨论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基本内涵。

 

 

2.2.分年级研讨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具体目标。

 

 

2.3.研讨学生学习力的评价指标。

 

 

1.1.选择力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表现。

 

 

 

1.2.形成学生高中三年学涯指导机制,将学生生涯发展目标与相关课程目标匹配。

 

 

 

 

2.1.学科教师从方法论的角度讨论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原则、策略、途径和方法。

 

2.2.分年级落实提升学生学习力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2.3.形成学生学习力的评价量表。

 

 

1.1.选择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2.编制《选课手册》,指导学生在高中学涯中具体选择及落实发展目标,.形成沟通与合作课程。

 

2.1.学科组制定学生学习力的评价指标。

 

 

 

2.2.分年级总结学习力增值的策略与方法。

 

 

2.3.形成学生学习力的评价体系。

 

 

 

 

 

 

 

 

 

 

 

 

 

 

 

 

 

 

 

 

 

 

 

 

 

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

 

 

教育教学指导

 

 

 

 

 

 

 

 

扩大课程的选择性和开放性

 

 

 

 

 

 

 

 

 

 

 

 

 

 

 

 

 

 

 

 

 

 1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2.强化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管理

 

 

 

 

 

 

 

 

 

 

 

 

 

 

 

 

 

 

 

3.提升课程教学资源的开放性

 

 

 

 

 

 

 

 

1.1. 确立学校育人目标引导的认知、心理、道德三领域融合的课程目标

 

 

 

1.2明晰“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课程结构的要素、组合方式、要素关系形态及课程结构的功能

 

1.3优化分层、分类、分群校本课程实施形态

 

 

 

 

 

 

 

 

 

 

1.4.开设国际化教育课程

 

 

 

 

 

 

 

 

 

1.5. 改变学科课程离散状态,形成聚合效应,架构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链”

 

 

 

 

 

 

2.1. 制定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学科课程执行纲要。

 

2.2. 构建多元选择、开放灵活的走班形态

 

 

 

 

2.3. 建立过程性评价和学分管理制度

 

 

 

 

 

3.1. 实现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课程资源的互联互通

 

 

 

 

 

 

 

 

3.2. 构建课程教学资源的组合链接

 

 

 

 

 

 

1.1.在学校育人目标引导下,整合认知、心理、道德三领域的课程目标,使预设性目标和生成性目标结合。

 

1.2.分析“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课程结构的要素。

 

 

 

 

 

1.3.统整构建学科分层、分类课程内容模块,逐步优化六大系列(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媒体与艺术、金融与管理、创新与创业、身心健康等)分群课程内容模块。

 

1.4.设计并确立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1.5.推进创新素养课程建设。深化科普课程教育和创新素养课程实践,加强STEAM课程、创客课程及人工智能课程的探索实施,丰富3.0版套餐式课程内涵。

 

2.1.修订学校三类课程实施方案,修订《学科课程执行纲要》。

 

2.2.优化选层、选类、选群组织方式。继续推进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学习组织形式改革。

 

2.3.实施多元开放的过程性评价。持续探索学科课程过程性评价,以多元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3.1.重点加强课程资源的自主研发,引进校外优质资源,强化国际课程引入机制,提高课程合作水平,引进网上优质课程资源,充实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库。

 

3.2.加强学习智能系统建设,应用平台智能助学功能,及时进行学习导航、资源推送、过程指导、个别跟踪、数据挖掘及发展评价。

 

 

1.1.形成三领域课程目标手册。

 

 

 

 

 

 

1.2.探索“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课程结构要素的组合方式。

 

 

 

 

1.3.加强基础型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领学校课程改革,着力加强基础型课程的校本开发与实施。

 

 

 

 

1.4.形成国际知识、全球问题,一带一路等国际问题、和平与发展价值观念的课程内容体系。

 

 

 

 

 

1.5.增强课程的贯通性和衔接性。打通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课程边界。

 

 

 

 

 

 

 

2.1.构建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课程内容标准和质量标准。

 

2.2. 根据学生不同学习水平和不同发展志向,推进“按能选层”和“按志选类”走班学习形式。

 

2.3.优化设计学分制管理方案。

 

 

 

 

 

 

3.1.建立教育教学的双向交流机制。学校持续“引进来”专家资源,同时鼓励“走出去”,积极对外开设各类研讨示范课,及时在区域内共享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3.2.建设多渠道开放资源的链接端口,实现校内资源时时能用、处处可用,人人会用,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对课程学习的需求。

 

1.1.完善三领域课程目标手册。

 

 

 

 

 

 

1.2.探索“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课程结构要素关系形态及课程结构的功能。

 

 

 

1.3.完善课程实施方案和学科课程执行纲要。优化分层、分类、分群校本课程实施形态。

 

 

 

 

 

 

1.4.用问题导向的教学,使学生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意识,能主动探究国际知识,提升国际交流能力,在国际交流中表现中国人的气质。

 

1.5.推进“因能分层、因志分类、因趣分群”课程开发与实施,构建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链。

 

 

 

 

 

2.1.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

 

 

2.2. 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需求和个性特长,优化“按趣选群”走班学习形式。

 

2.3.完善过程性评价和学分制管理方案。

 

 

 

 

 

3.1.完善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国内国外课程资源互联互通的平台。

 

 

 

 

 

 

 

3.2.完善课程教学资源的组合链接。

 

 

 

 

 

 

 

 

 

 

 

 

教育教学指导

 

 

 

 

发展研究与质量保障

 

 

 

 

 

 

 

 

 

 

 

 

 

 

促进教学的结构化和有效性

 

1.促进教学的结构化

 

 

 

 

 

 

 

 

2. 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1.1. 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结构和学习结构

 

 

 

 

 

 

 

2.1. 探索提升学生学习与革新技能的有效策略和基本路径

 

 

2.2. 推进问题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

 

 

 

 

1.1. 优化课堂教学的教学范式。教师立足关系论和整体论的视角去审视学科教学,继续推进“三式五步”的结构化教学范式,

 

2.1.在明晰学习与革新技能内涵的基础上,营造提升学习力的学习环境。

 

2.2. 形成教与学的目标结构,并转化为具体的学科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

 

  

 

1.1. 学生将教师结构化的知识、技能、态度和方法内化,对学科形成较深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图。

 

 

2.1. 研讨提升学生学习与革新技能的有效策略和基本路径。

 

 

2.2. 理清教与学的内容结构和过程结构。形成问题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两类学习过程模式。 

 

1.1. 关注学生面向未来的素养结构。完善基于一个学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素养结构。

 

 

2.1.形成与学生学习与革新技能相适应的教学结构。

 

 

2.2.形成问题化学习和项目化学习指导手册。

 

 

 

 

 

 

教育教学指导与服务

 

 

 

 

 

 

 

 

 

 

 

 

 

强化学科的独特性和优质化

 

1.构建独具特色的学科品牌

 

 

 

 

 

 

 

 

 

 

 

 

 

 

 

 

 

 

 

 

 

 

 

2.追求学科组的优质化

 

1.1. 确立学科组的学科品牌目标、价值追求与发展理念

 

 

 

 

 

1.2. 探索学科组的课程建设和实施路径

 

 

 

 

 

 

 

 

 

 

 

 

2.1. 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

 

 

 

 

 

 

 

 

2.2. 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特色和学情的校本教材

 

2.3. 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1.1. 学科组依据学科理念传承,结合学科发展现状和需求,从理论层面确定各自学科发展的品牌,确定品牌发展的价值。

 

 1.2. 探索学科课程的校本化实施路径。学科组结合学校学情与新课标理念,研究有特色的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路径,体现学校文化特质,延展国家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对国家课程进行补充和拓展。

 

2.1.在了解师生对教学资源的需求基础上,梳理出建设教学资源的主要方向。

 

 

 

 

 

2.2.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开发校本教材的计划。

 

2.3.优化《导学案》,体现学科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1.1. 确定品牌发展的基本路径方法以及评价标准,形成3-5年学科特色发展规划。

 

 

 

 

1.2. 开发跨学科课程。结合学生发展需求,依托学科教师资源,选取教师的专业、兴趣和能力优势,开发具有学科特色的微课、群课等多种优质课程,实施多学科协同教学。

 

 

 

2.1.研究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具体途径与方法,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科校本资源。

 

 

 

 

 

2.2.开发学科校本教材。

 

 

 

2.3.实现课堂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提升课堂教学的优质性和质量。

 

 

1.1.学科组形成品牌特色。

 

 

 

 

 

 

 

 

1.2.学科组对品牌项目进行总结评价。

 

 

 

 

 

 

 

 

 

 

 

 

 

2.1.构筑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包括学案资源库、试题资源库、练习资源库等在内的学科教学资源库,实现校内教学资源共享。

 

2.2.总结校本教材开发的经验。

 

 

2.3.总结提升学科教育质量的经验。

 

 

 

 

 

 

 

 

 

 

 

 

 

 

 

 

 

 

 

 

 

 

 

 

 

 

 

 

 

 

 

提升教师的研究力与个性化

 

 

 

 

 

 

1. 提升教师的研究力

 

 

 

 

 

 

 

 

 

 

2.促进教师的个性化发展

 

 

 

 

 

 

 

 

 

 

 

 

 

 

 

3.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

 

1.1.培养教师的项目研究力

 

 

 

 

 

 

 

 

 

 

2.1.探索促进教师个性化发展的路径

 

 

 

 

 

 

 

 

 

 

 

 

 

 

 

3.1.完善教师发展性评价

 

1.1.通过项目驱动,聚焦学校重点项目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发展并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

 

 

 

 

 

 

2.1.通过教师自我评价、学科组内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多视角、多维度地对教师形成发展性评价,综合考量教师目前的专业化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挖掘教师优势,激发教师潜能。

 

 

 

 

3.1.形成教师发展性评价机制,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动态性指导,引导教师及时反思、调整和修正自己的专业发展定位。

 

1.1. 组建骨干教师研究共同体、跨学科研究共同体等教师互助团队,效合作、共同成长。开发体系化、模块化校本研修课程,为教师的研究力提升提供课程支撑。

 

2.1.在对教师进行个人发展性评估的基础上,教师制定个人发展规划,探索教师个性化发展路径。完善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学科领军人物培养机制,形成学校名师培养对象团队,充实学校高端教师人才。

 

3.1. 健全教师基础性评价及挑战性评价方案。

 

1.1.学科教师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

 

 

 

 

 

 

 

 

 

 

2.1.设计并开发“教、研、训”一体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平台,从而进一步完善教师“三维”发展平台(学习、实践、展示平台)。

 

 

 

 

 

 

 

3.1.完善教师奖励制度,有效落实各项评价方案,创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培养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保障。

 

 

 

 

 

 

 

教育教学指导

 

 

 

 

 

 

 

 

 

 

 

 

 

 

 

 

 

 

 

 

推进技术的现代化和生活化

 

 

1.推进信息技术现代化

 

 

 

 

 

 

 

 

 

 

 

 

 

 

 

 

 

 

 

 

 

 

 

 

 

 

 

 

 

 

 

 

 

 

 

2.推进信息技术生活化

 

 

 

 

 

 

 

 

 

 

 

 

 

 

1.1. 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智能化教与学的环境

 

 

 

 

 

 

 

 

 

 

 

 

 

 

 

1.2.促进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2.1.促进信息技术与生活相结合

 

 

 

 

 

2.2.培养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2.3. 在应用信息技术中,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1.1. 探索形成基于选择教育文化特色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具体途径和方法。提炼学校课程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内容和形式的基本要求。

构建智能学习环境,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新环境建设,为学校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提供有效支撑。

 

1.2. 借助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VR/AR等技术,设计、呈现全新的学习空间与环境,改变师生传统的交互方式与学习评价方式。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定制化。

 

2.1.开展学科教学APP 软件应用研究。每个学科组遴选一款教学APP,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增强师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与整合基于项目学习的STEAM课程。

 

 

2.3.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

 

 

1.1. 开发立体综合教学场,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虚拟与实体相融合的,辅助教师智能教学、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场所。

 

 

 

 

 

 

 

 

 

 

 

1.2. 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流程,并运用人工智能开展教学过程监测、学情分析和学业水平诊断,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精准评估教与学的绩效,实现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

 

 

2.1.探索学科信息化与生活信息化紧密结合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形成操作方案。

 

 

2.2.指导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科学、工程思维和素养的提升。

 

2.3.将学生信息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1.2.完善人工智能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建设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展人工智能实践活动。

研究编制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策略、内容与呈现方式,形成方案。

 

 

 

2.1.总结提升信息技术与生活结合的水平。

 

 

 

 

2.2.形成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案例。

 

 

 

 

 

2.3. 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测评,通过科学、系统的持续性测评,为促进信息素养提升奠定基础。

 

 

 

 

 

 

 

 

 

 

 

 

 

 

 

 

 

 

 

 

 

 

提高管理的民主化与精致化

 

 

1.提高管理的民主化水平

 

 

 

 

 

 

 

 

 

 

 

 

 

 

 

 

 

 

2.提高管理的精致化水平

 

 

 

 

 

 

 

 

 

 

 

 

 

1.1.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念,推进依法治校和教育治理

 

 

 

 

1.2.增进管理的民主化水平,优化决策方式与工作程序

 

 

 

 

 

 

 

2.1.提升管理的精致化水平,完善运作机制与管理制度

 

 

 

 

 

2.2.增强治理水平和教育效益,深化扁平化、分布式、制衡型的管理方式

 

 

 

 

 

 

 

2.3.构建“选择教育”治理文化,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环境,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1.1.完善现代学校教育治理。落实学校创新转型和科学发展需求,推进治理文化创新,构建学校管理文化。

 

1.2.完善民主议事、民主决策程序;建立依法决策、民主参与、自主办学的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参与、社会监督机制,保障师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

 

2.1.建立人本化的管理机制和效益化的管理方式,落实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提升教职工工作效能和学校管理水平。

 

2.2.提升学校行政服务水平。制定“服务、程序、规范、奉献”的工作要求。

 

 

 

 

 

 

 

2.3.全面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探索“选择教育”治理方式,打造“法规为准则、需求为导向”的管理文化。

 

 

1.1.增进依法治校实施水平。强化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的实施力度。

 

 

 

12. 创新学校教育管理方式。依托学校机构改革、岗位设置和制度创新,明确岗位职责和管理职能,完善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

 

 

2.1.健全绩效考核与奖励机制,完善岗位考核、绩效管理制度,激活工作潜能和发展动能。

 

 

 

2.2.加强行政治理与质量管理,增进行政效能与质量保障;严格工作程序和服务规范,提升行政服务能力和后勤保障水平,实现行政服务的精致化和高效化。

 

2.3.推进学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营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治理环境,创建全国文明校园。

 

 

1.1.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促进学校特色化、高品质发展。

 

 

 

 

1.2. 深化扁平化、分布式、制衡型的管理形式,构建分权的管理结构和高效的管理方式,提升教育效益和服务效能。

 

 

 

 

 

 

 

 

 

 

 

 

2.2.总结扁平化、分布式、制衡型的管理的经验。

 

 

 

 

 

 

 

 

 

2.3.总结创建文明校园的经验。

 

 

 

 

 

 

 

 

 

 

 

 

 

 

 

 

 

显文化的包容性和先进性

 

 

 

1.彰显文化的包容性

 

 

 

 

 

 

 

 

 

 

 

 

 

 

 

 

 

 

 

 

 

 

 

 

 

 

 

 

 

 

 

 

 

 

 

2.体现学校文化的先进性

 

 

 

1.1.树立管理和育人观念,改进教师的行为方式

 

 

 

 

 

 

 

 

 

 

 

 

 

1.2.优化学校管理方式,体现学校文化的包容性

 

 

 

 

 

 

 

 

 

 

 

 

 

 

 

 

 

2.1.完善学校文化系统,体现学校文化的先进性

 

 

1.1.树立包容和迁就的观念,包容不同的个性,原谅尚有的缺憾,尊重他人的想法。树立公平与民主的观念,创造“看得见的平等”和“看得见的民主”校园文化。

 

 

 

 

1.2.积极推进智慧领导的管理方式,更多的从集权走向授权,从命令走向参与,从评论走向支持。建立非正式协商机制,摒弃非黑即白的观念,寻求灰色地带。

 

 

 

 

 

 

 

 

 

2.1.围绕什么是选择教育、为什么要推进选择教育、怎样推进选择教育、选择教育的基本原则,进一步丰富选择教育的内涵。明晰选择教育的哲学内涵,充分体现尊重人性、尊重差异、尊重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

 

 

1.1.树立一流的质量观和卓越的队伍观,永远奋斗,不怕失败,富有激情与梦想。树立团队协同的观念,追求全局利益和团队成功。树立“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关心师生生活,提高师生的尊严感和归属感。

 

1.2.在扁平化、制衡型领导的基础上,尝试分布式领导,让听到炮声的人指挥战斗。

 

 

 

 

 

 

 

 

 

 

 

 

 

 

2.1.完善学校文化系统。研究并梳理学校的优秀文化基因,补充新的文化要素,在弘扬以往“合作包容、追求卓越”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乐群笃志、协同致远”为核心价值的文化系统,既充分体现奋斗、改革、创新的先进性文化,又体现尊重、协同、民主的包容性文化。

 

 

1.1.树立亲情式的师生关系,严而有度,爱而不纵。树立教书育人的教师观,争做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树立尊重差异的学生观,发现学生的优势,唤醒学生的志向,帮助学生的成长。

 

1.2. 优化学校制度,调整与学校文化不符的部分,不断鼓励先进,容许暂时落后。建立容错机制,保护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人员的积极性。实施挑战性评价制度,组织与塑造才华,促进教师教学风格形成。提倡不计较的文化,寻找正确的评价方法。

 

2.1完善学校“一训三风”,并赋予彰显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新的内涵。设计学校VI视觉识别系统,优化物质文化环境;编制学校文化手册,设计学校文化宣传方案,传承学校优秀文化,发展学校先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