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发展规划 正文
2、高中学生个性化学程的框架设计及实施的实践研究情况
   来源: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

 

凝心聚力求突破 专家论证启思维

——高中学生个性化学程的框架设计及实施的实践研究情况

 

上海市高中学校进入到教育综合改革阶段之后,高考招生采用“3+3”模式,10门学业水平考试科目采用随学随考,高中课程教学的个性化学程模式势在必行。晋元高级中学承担了上海市规划项目《“选择教育”理念下高中学生个性化学程的框架设计及实施的实践研究》。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探索,课题中期论证活动在学校演播厅举行。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熊立敏老师、上海市育才中学陈青云校长、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杨杰院长、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学院高中学段科研员吴华清老师组成的专家团队。季洪旭校长、项目组成员约20余名老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学校刘璇副校长主持。

戴小民老师代表项目组做了中期报告。报告分别从项目背景和意义、主要进展、阶段成果、存在的主要问题、下阶段研究重点与措施等进行了陈述、汇报。

专家们在认真听取汇报基础上,对项目研究报告进行了评议论证,在对报告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对下一步项目研究及结题方面提出了建议。

吴华清老师认为:项目凝聚学校的研究力量,聚焦学校的“选择教育”品牌,在框架设计和实施两方面都进行了充分、有效的探索,充分关注了新高考改革的需求,处理好了高考与学程之间的关系,并形成了操作化的策略和产品,丰富了学生的选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就后续研究提出了建议:研究要与申请书的目标对标,对个性化学程的框架设计的研究要进一步完善,要厘清“个性化学程”与“选择”之间的关系、与各项成果之间的关系。

陈青云校长认为:项目的推进,把握了个性化学程的内涵,创新了个性化学程的操作形式,层、类、群的课程实践具有可操作性,研究过程扎实有效,问题意识强,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能发现新问题,推动研究课题的不断发展。陈校长就后续研究提出:通过学分制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何突破,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通过模块、学程打通学生高中三年的课程链,真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选择有兴趣的课程?并建议后续研究要进一步明晰操作路径,突出项目的可复制性。

熊立敏老师认为:整个项目研究具有四个亮点:层、类、群的课程架构准确对焦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生涯规划的辅导体系有新意,有实效;学习共同体的提出对焦了走班后行政班弱化的弊端;学分和绩点相结合的方法对焦了高校的评价方式。熊老师提出:如何通过操作思路的深度执行,进一步凸显学生的个性化?如何通过教师的生涯指导,将学生的志趣能进行深度匹配和综合评价?并建议后续研究要围绕个性化学程展开进一步的提炼,要将工作和研究适度分离。

杨杰院长认为:项目研究中期成果颇丰,成效初显。后期要内化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进一步提升和发展,要聚焦学生的“选择力”的培养,对课程的选择拓展到学生发展的选择。并建议进一步用理论支撑学校现有的工作,用理论解释层、类、群课程的建设。

最后,季洪旭校长指出:希望项目组针对专家们提出的问题,从研究的规范性、逻辑性、实操性、实效性四个方面进行思考,立足实践,扎实的推进项目研究;同时也提醒老师们应该有教育的胸怀和教育的情怀,做有格局的研究,研究选择教育和个性化学程,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自由成长。

本次中期论证暨阶段性成果汇报圆满成功。与会专家高屋建瓴,提出的建议打开了研究的思路,为项目的深度推进把脉导航,为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奠定了基础。